他沒有去看那些掛著的漂亮成衣,而是徑直走到了姜窈的工作臺前。
他的視線,被墻上釘著的一張設計草圖牢牢吸住。
那是姜窈為滬市百貨準備的“秘密武器”之一,一款改良旗袍的設計稿。
“這件衣服,有風骨。”
男人忽然開口,把專心畫圖的姜窈嚇了一跳。
“它不是在單純地模仿舊式旗袍的形,而是在用現代的、利落的剪裁,去講述一個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故事。”男人扶了扶眼鏡,轉向姜窈,“小同志,這是你的作品?”
姜窈心里一動。
這是第一次,有人從“思想性”和“風骨”這種形而上的角度,來解讀她的設計。
這人,是行家。
“蘇教授,這就是我跟您提過的姜窈姐。”旁邊的女學生介紹道,“我身上這件衣服就是姜窈姐做的。”
“蘇教授,您好。”姜窈站起身,不卑不亢。
京大文學系的蘇文煜教授,在整個京市的文化圈都赫赫有名。
“你的設計理念很好。”蘇文煜的欣賞毫不掩飾,“方便聊聊嗎?”
當然方便。
姜窈放下畫筆,從旗袍的起源,聊到不同時代的審美變遷,再到她如何將現代建筑的解構主義線條,融入到傳統服飾的剪裁中。
她說的很多理論,在這個時代聞所未聞,但蘇文煜卻聽得懂,并且能舉一反三,甚至從符號學的角度,對她的設計進行更深層次的解讀。
這是一場酣暢淋漓的交流。
唐繪心和那個女學生在旁邊聽得云里霧里,只覺得這兩個人說的每個字都認識,但連在一起就完全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你的才華,不應該只停留在制衣上。”交談的最后,蘇文煜鄭重地看著姜窈,“你應該去系統地學習服裝史、美學和符號學。這些,才是一切設計的根基。”
他從口袋里掏出一支鋼筆,在紙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和辦公室電話。
“我下學期正好在京大開這門選修課。如果你愿意,可以隨時來我的課堂上旁聽。”
這個邀請,對于姜窈來說,無異于一道驚雷。
她渴望的,從來不只是商業上的成功。
她更渴望專業上的認可與精進。
蘇教授為她打開的,是一扇通往更高學術殿堂的大門。
晚上,姜窈洗完澡,回到房間,陸津州正坐在書桌前看文件。
她把蘇教授給的紙條放在桌上,心里盤算著該如何開口。
畢竟,去大學旁聽,在這個年代的人看來,多少有點不務正業。
“這是什么?”陸津州拿起紙條。
“京大的一個教授,邀請我去旁聽他的課。”姜窈故作輕松地解釋,“關于服裝設計和美學的。”
陸津州拿著紙條,沉默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