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經濟矛盾——
當百姓們長時間被吸血,無力再供養中央朝廷時,就只能選擇賣田賣地賣兒賣女,最后淪為流民。
其次是階級矛盾——
當寒門士子被阻斷了上升通道,十年寒窗苦讀,敵不過別人三代從政時,最終便只能選擇武力破壁。
最后是內部矛盾——
當百姓們手里的田地越來越少,均田制與府兵制完全遭到破壞時,就注定了通過募兵制招攬而來的士兵,一定會受到地方軍閥的收買與籠絡,最終形成地方與中央上的對立。
這些矛盾,才是誘發安史之亂的根本原因。
若是不將這些事情解決,就算李琚提前殺掉安祿山與史思明,將來也還會有陳祿山與李思明。
因此,李琚從來就沒想過要殺掉安祿山與史思明,更沒想過要阻止安史之亂的發生。
大唐,需要這樣一場戰爭,來重新洗牌各方勢力。
也需要這樣一場戰爭,來打破掉那些常人看不見,卻又真實存在的各種各樣的壁壘。
所謂不破不立,破而后立,正是這個道理。
而他真正想去做的,也只是打算讓這場戰爭變得可控,變得隨他的心意去運轉,去改變一些東西,僅此而已
當然,這些事情,距離現在都還太遠了。
李琚心里也只是有一個大概的輪廓而已。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還是盡快提升實力,唯有有了絕對的實力,他才能去做那些真正想做的事情。
思及此,他不禁再次下令,命眾人繼續加快趕路的速度。
因為,他真的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收下哥舒翰了
與此同時,另一波一行十數的人馬,也在一路向西縱馬疾馳。
只不過他們去的方向,并非是玉門關,而是處在涼州與吐蕃交界處的磧口黑石山下的黑石城。
磧口黑石城,距離玉門關,僅有三百里的路程。
此地在太宗貞觀朝前期,乃為鮮卑吐谷渾慕容氏所有。
貞觀八年,衛國公李靖平滅吐谷渾后,命英國公李績在此筑城,用以防備高原上的吐蕃。
高宗咸亨元年,平陽郡公薛仁貴在大非川兵敗于吐蕃大論欽陵之手。
從此,黑石城易主,常年為吐蕃所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