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駕兵仗局。”
收回了思緒后,朱厚照開口說道。
“奴婢這就去安排。”
聽到朱厚照的話,劉瑾連忙應(yīng)道。
………
兵仗局。
“臣等參見陛下。”
朱厚照剛到兵仗局大堂,整個兵仗局的大小官員便已經(jīng)在門口等候了。
“平身吧。”
看著跪了一地的官員,朱厚照擺了擺手道:“兵仗局研發(fā)出的新火銃在哪里?”
“回陛下,火銃還在后堂里。”
聽到朱厚照的話,兵仗局的掌印太監(jiān)王康連忙回道。
“取來瞧瞧吧。”
朱厚照淡淡道,然后將目光轉(zhuǎn)向了一旁的阮明:“阮愛卿,煉鐵的事情如何了?”
“回陛下,臣與其他工匠經(jīng)過長時間的研究,在水中加入了多種輔料,現(xiàn)在已經(jīng)取得了不小的進展。”
聽到朱厚照問起煉鐵的進度,阮明連忙說道:“現(xiàn)在明煤中蘊含的硫黃已經(jīng)比之前少了一半,煉制出來的鐵料已經(jīng)沒有那么脆了。”
“嗯。”
聞言,朱厚照點了點頭,能夠有進展已經(jīng)很不錯,科技發(fā)展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尤其是在他無法提供幫助的情況下,兩三年內(nèi)能研究出來就不錯了。
…
過了沒一會,王康便帶著幾個工匠回到了兵仗局大堂。
“陛下,這就是工匠們新研究出來的火銃。”
王康手中拿著一根三四十厘米長的短槍,火銃的樣子很古怪,很像是一根直直的木棍,前端是鐵芯銅體的槍管,中間是火藥室,最后是一個木托。
火銃的火藥室極厚,直徑看起來至少有五厘米的長度,導(dǎo)致整把火銃看起來像是葫蘆裝了一個木托。
“這火銃改進了什么地方?”
看了一眼火銃,朱厚照開口問道,他并不怎么在意這火銃,他更想知道的是改進了什么地方,改進的人是不是這方面的人才。
“回陛下,這火銃加裝了燧石,防雨能力更強,不會再因為一下雨就不能用了。”
聽到朱厚照的問話,王康連忙回道。
“這火銃是誰改進?”
聞言,朱厚照頓時來了興趣,雖然這個改進只是有了燧發(fā)火槍的雛形,不過能夠想到這個方法,也算是人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