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似乎醒悟了過來,齊齊躬身稱贊。
原來,忽烈兒和哲別,早都預謀好了。
準備放棄對大夏北防線的進攻,而是避其鋒芒,繞道另外一邦,借他國之地進入虎頭關。
只要攻下虎頭關,就可長驅直入挺進中原直搗京都。
如此一來,大夏京都自身都難保,還哪有精力給北防線輸送糧草和一應軍資?
到那時候,葉十三就是在厲害,被切斷軍資后路,光邊城百姓的生活都難以為繼,還談何防守整個北漠邊城?
到那時候,元蒙大軍呈南北夾擊之勢,耗都能把北防軍耗死。
忽烈兒心中得意,嘴角微微上揚,仿佛已經看到元蒙大軍踏平大夏京都的場景。
“哲別何在?”他高聲喊道。
“臣在!”哲別大步出列,單膝跪地。
“本汗命你即刻帶領先鋒部隊,秘密前往與他國接壤之地,籌備借道事宜,務必謹慎行事,不可打草驚蛇。”
忽烈兒目光灼灼地看著哲別,眼神中滿是信任與期許。
“臣領命!”哲別領命后,迅速退下,著手安排先鋒部隊出發。
看到哲別退下,忽烈兒又把視線投向群臣,道:“一些烏合之眾逃跑,有何值得我們緊張?”
說罷,目光看向木桑,冷聲道:“沒用的東西,自己兵敗不說,治下的百姓都倒戈北防軍,可見你治理大金期間,也是不得人心,滾出去,別在這里礙眼了。”
“可汗……”
木桑就像一條被打斷脊梁的狗,嚎叫一聲就垂下頭來。
就是在場的王公和武將們,也對木桑投去鄙夷不屑的目光。
思忖片刻,木桑把心一橫,硬起頭皮道:“臣懇請可汗,借兩萬兵馬與我,我趁夜殺回大金,奪回王宮,將葉十三趕出大金盟部。”
“行了!”
忽烈兒不耐煩地擺擺手,厭惡地說道:“眼下兵馬都有大用,哪有多余兵馬供你瞎折騰?”
“不過!”
斜瞥一眼木桑,忽烈兒又道:“你盡可回籠殘部,在沁目河眼下制造聲勢,以此來吸引北防軍的注意,好掩護我大軍悄悄向領邦轉移,如此一來,突襲虎頭關就方便多了。”
“臣領命!”
自知無趣的木桑,神情沮喪地退了下去。
出了元蒙王宮,木桑就像突然衰老了一大截,步路蹣跚地走回了住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