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輩,在這種地形中如何快速找到元石礦脈位置?”
烏鴉站在肩膀上,眼睛朝周圍望了望,然后聽了宋揚關(guān)于峽谷地形的描述。
“宋小子,我覺得不難,就是稍微費點時間?!?/p>
“我猜測這處峽谷,似乎是地面直接沉了下去?!?/p>
“也就是說兩邊崖劈壁肯定肯定有元石脈殘留。巨人手中那團估計就是從崖壁上掉落到谷中,被其撿到的?!?/p>
“你只要貼著崖壁飛行,查看有沒有元石脈的存在,你就可以在相應(yīng)位置遁入崖壁或者谷中地底深處探尋。”
“這比你到谷中找尋靈草容易得多。”
烏鴉分析道。
宋揚一聽,似乎有道理,正準備行動時,烏鴉又說道。
“你找尋元石脈的過程中,萬一碰到一條礦石脈,可以把兩條晶蟲放出讓其啃食礦石提煉晶體材料。”
宋揚點頭同意,于是落到離崖頂約六千丈位置,然后離崖壁約百丈往一個方向飛行。
確定搜索長度在五百萬里,如果這一高度飛行沒有收獲。
下次就在五百萬里,下降到一萬八千丈的位置,往回飛查看。
如果還沒發(fā)現(xiàn),再降到三萬丈深度。
如此往復(fù),將五百萬里長的這一段崖壁全部搜索完。
飛了十多天,六千丈深度一無所獲,連礦脈都沒發(fā)現(xiàn)一條。
休息幾天后,降到一萬八千丈,貼著崖壁往回飛。
這次飛了兩天就發(fā)現(xiàn)有礦脈在崖壁中。
直接遁了進去,兩百丈長,三十丈厚的一條精鐵礦。
再次遁出,順著這個位置飛到谷底,直接遁進地底,在大概兩萬一千丈時,發(fā)現(xiàn)了一條精鐵礦。
長度約一千五百丈,厚度與崖壁上那條差不多。
看來峽谷產(chǎn)生時,將這條完整礦脈一分為二了。
直接開辟了一個秘室,把烏鴉與晶蟲放出,讓其安排啃食礦石。
接著宋揚把噬靈蟲放出,心神交待一番后,就留下它做護衛(wèi)。
自己就遁到地面,接著剛才的位置繼續(xù)貼壁飛行,尋找元石脈。
途中如果還遇到礦石脈,他就在玉簡中把位置標示出來,繼續(xù)前飛搜索元石脈。
然而等他將這一邊崖壁五百萬里長度搜索完,也沒發(fā)現(xiàn)元石脈的蹤跡。
不得已只能飛到對面崖壁,按照相同的路數(shù)檢查五百萬里長度內(nèi)的崖壁。
其實這種搜尋方法,也是賭巨人撿到的那團元石塊是從巖壁上掉落的,而且是這個長度內(nèi)掉落的。
要不是,宋揚只能延長搜索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