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步一紙鳶,一引線手。
各色紙鳶于碧藍天中,迎風而舞。
有云中之龍,嶺上之虎,攀壁之猿,沉海之鯨。
可謂是,極盡萬象之變。
擺出此番盛大的儀帳,不僅是這太守對科考的重視,而是,不知何故,這屆監考官竟臨換為,素有剛毅嚴法浩大目空的尚書令。
卯時方過,東門處便響起一陣鑼聲。
人群中分,車轎便從中行過。
親臨現場的考生,都屏氣凝神,雙目灼灼的緊盯著。
車轎在圓形高臺一側停靠下來,車簾撩起先行下一人。
身著大紅色長袍,頭戴長翅烏紗,袍底微露深青色皂靴,正是監考官尚書令。
身形剛一站定,便有衛士上來攙扶。
長翅下面容微寒,袖袍一卷將他們擋下。
他雙手抱緊赤金色軸卷,三兩步便登上階梯,立身于高臺中。
他面色剛毅,眼眸閉而又爭。
這時無數根線,將他的瞳孔與諸多考生相連接。
無形無相,確實實存在。
絲線大多銀白,也有血紅耀目者,雖不足其百一,卻仍醒目至極。
它像是全知的神奇,腦中盡是考生的根底。
雙目漸漸迷離,做沉思之意,絲線倒轉重回腦中。
須臾,便又自轎中下來一人,竟是個懷抱玉盒的白衣宦官。
衛士與他同上高臺,分裂于二人兩側。
圓臺中心,有一面四鏡般的石壁,供貼金榜;前有一個,金邊檀木桌,供貢圣旨。
宦官對空三拜,展開圣旨尖聲言讀:“奉天承運,吾王詔曰:科舉已畢,孤心甚慰。
今應試學子,皆懷報國之志,文意斐然。
考官以盡心平定,已確定舉人名單。
望諸學子珍惜殊榮,常修身,以明德;增學力,以廣才。
為朝廷效力,不負孤之期許,不負與內之人民。
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