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昭哈哈地笑,把苗安素怎么來找她,她又怎么和陳先生,怎么去找宋宜春的事一五一十都告訴了宋墨。
宋墨越聽表情肅穆,待竇昭說完,他臉上已是一片寒光。
竇昭不免心里有些打鼓,遲疑道:“你是不是覺得我做得太過份了?”
就算這樣,她也不后悔。
“不是!”宋墨冷冷地搖頭,道,“這本是我的事……”他說著,轉過頭來,目不轉睛地盯著她的眼睛,“壽姑,以后有這種事,你讓我出面,別壞事了你的名聲。”
可他出面,卻會壞了他的名聲。
不知道為什么,竇昭剎那間淚盈于睫。
除籍
宋宜春比宋墨和竇昭想像的更翻臉無情,更無恥。
宋墨考慮了一天,準備第二天再去跟宋宜春說說宋翰的事,誰知道次日早上他去香樨院的時候,宋宜春已經進了宮。
“國公爺一個人去的嗎?”宋墨不由的皺眉,“陶先生已經定下了啟程的時間嗎?”
接待他的是英國公府的大總管黃清。他恭敬地道:“國公爺身邊有曾五服侍。陶先生過完了中秋節就會啟程。”
宋墨點了點頭,回了頤志堂,對竇昭道:“天氣漸漸涼爽起來,趁著天氣好,你月份還輕,我們帶著元哥兒去探望老安人吧!”
他非常佩服祖母的鎮定沉重,對老人家多了幾分敬重。
竇昭奇道:“是不是國公爺不愿意進宮去說宋翰的事?”
“不是!”宋墨面無表情地道,“父親一早就進宮去了。”
他說不出心里是什么感覺,總之有點不想見到宋宜春。
竇昭卻隱隱有點明白。
做為父親,宋宜春不管是對宋墨還是宋翰都沒有舔犢之情,宋墨從內心深處對他感覺到失望。
她也孩子的笑聲,祖母的慈愛能讓宋墨感受到一絲的溫暖。
竇昭高聲地吩咐若彤,丫鬟小廝歡快地收拾著東西,元哥兒跑出跑進,家里一派溫馨熱鬧的氣氛。
宋墨的表情漸漸舒緩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