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
蔣柏蓀不用猜也知道宋墨在想什么。
“這件事我已經決定了。”他淡淡地笑道,“如果不是你媳婦兒給姐姐出了個好主意,如果不是你安排得當,我們這些人早就沒命了,還談什么重振家聲?既然都是死過一回的人了,還有什么好顧忌的?你就不用攔著我了。你大舅母那里,我會親自跟她說的。”隨后道,“我如果要回遼東,什么時候可以啟程?”
他如今還是待罪之身,想回去也得先跟太子打聲招呼。
“五舅舅,”宋墨直皺眉,“您不要意氣用事!這次的事太子心里有數,您最多等上幾年……”
“然后呢?”蔣柏蓀擺了擺手,眉宇間平添了些許的端肅,“靠著大哥的余蔭繼承定國公府做一個太平的國公爺?你們可能覺得這樣最好。但我只要一想到大哥的慘死,三哥、四哥所受的屈辱,我就夜不能寐。我不能給他們報仇,可我也不愿意讓人說大哥有個混吃等死的幼弟!”
他凝望著宋墨,目光堅定。
宋墨苦笑,道:“是我小瞧了五舅舅!”
蔣柏蓀哈哈地笑,拍了拍宋墨的肩膀,道:“你不是小瞧了我,你是這幾年漸漸擔起支應門庭的重任,習慣了照顧人……想當初,姐姐還擔心你被慣壞了,卻不曾想一晃眼你已經長成了有擔當的男子漢。姐姐若是地下有知,也不知道是欣慰多一些,還是心疼多一些。”
宋墨微微地笑。
蔣柏蓀道:“不過,你媳婦兒真不錯。要是你外祖母還活著,還不知道怎么地高興呢!常言說得好,妻好一半福。你要懂得珍惜才是。”
宋墨臉色微紅,赧然道:“我對她挺好的。”
“看你們三年抱兩,的確還不錯。”蔣柏蓀說著,名震京都的風流公子模樣又出來了。
宋墨面如鍋底,忙轉移了話題:“舅舅既然決定回遼東,還是早點商量大舅母的好。還有驪珠表姐那里,怎么也讓她過來給您問個安才是。”
當初蔣梅蓀等人都在福建,蔣柏蓀留在京都,他性格開朗,對幾個侄兒侄女又多有照顧,晚輩們都喜歡他。
“走之前肯定是要見一見的。”五舅舅道,“吳家也不錯。你要是能幫他們就幫一把吧!”
宋墨點頭,道:“這次錦衣衛衙門的人被一鍋端了,多的是差事,我前兩天就讓元哥兒她娘給驪珠遞了個話,不管吳家看中了哪個位置,問題都不大。”說到這里,他想起自己和竇昭的“媒人”,不由笑道,“五舅舅,那孩子還留在譚家呢!您看什么時候接回來好?”
蔣柏蓀沉思半晌,道:“就讓他留在譚家吧!托生在我們家,也未必是件好事。他母親已經不在了,他若能平平安安長大,娶妻生子就好,他母親知道了,想必也會同意我的決定的。”
權貴之家在享受顯赫的同時也要承擔兇險,蔣家現在還算不得太平無事,那孩子留在譚家也好。最多以后自己多多看顧他一些就是了。
他不再提起孩子的事。
蔣柏蓀問起宋翰來:“你準備怎么處置他?”
遼王的事秘而不宣,宋翰的罪名自然也就不成立了。
“我準備把他送到西北大營去。”宋墨含蓄地道,“姜儀有可能會調到西北大營任同知。”
“那敢情好啊!”蔣柏蓀道,“西北大營雖然艱苦,可同知是從三品,姜儀這小子可賺到了。”
宋墨呵呵地笑。
蔣柏蓀嘆了口氣,道:“說起來天恩也算得上是我從小抱著長大的,沒想到事情最終竟然會變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