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里是甘露寺,就算有銀子,托誰去山下買呢?
要套拂葉的話,只有等回英國公府了。
苗安素心里就像被貓抓似的,片刻也不能安寧。
蔣琰和蔣驪珠卻玩得高興。
寺里的知客和尚見她們對放生池里的東西感興趣,派了個兩個小沙彌跟在身邊服侍,又拿了幾個干饅頭過來給她們投食,引得一群魚爭先恐后地擠在她們面前的水面上。
兩人就坐在放生池旁邊的涼亭里喂魚。
蔣琰偶然間抬頭,遠遠地看見了一個熟悉的身影站在院門外。
她心中一驚,指著院門吩咐映紅:“你去看看是怎么一回事?”
映紅應聲而去,又很快折了回來,道:“是錦衣衛鎮撫司的陳大人,聽說夫人在這里登山,特來給夫人問安的。武夷說夫人正在午休,陳大人決定等一等……”
蔣琰嚇了一跳,道:“陳大人怎么也在這里?”
映紅不知道,又跑去問,回來稟道:“陳大人出城公干,路過香山。”
蔣琰的表情有些復雜。
蔣驪珠撫了她的肩,柔聲道:“怎么了?”
蔣琰想了想,附耳把有些事告訴了蔣驪珠,并躊躇地道:“我是想讓他幫我打聽打聽我舅舅……不是,是黎亮的消息……至少要讓黎亮知道,我在宋家過得很好。”
蔣驪珠很能理解蔣琰的心情。
她想了想,道:“那我陪你一起去問問吧!”
蔣琰喜出望外,對蔣驪珠謝了又謝,反復地叮囑她:“千萬可別告訴我嫂嫂,我怕他們傷心。”
“你嫂嫂可不是那樣小氣的人。”蔣驪珠笑道,“不過,我看表哥卻是很小氣的。你小心別讓表哥知道就是了。”
蔣琰為哥哥辯護:“他是氣我被人欺負了還對別人感恩戴德。可如果沒有黎亮,我小時候還不知道要受多少苦呢!就憑這個,我就沒辦法怨恨他。”
“你這樣也挺好。”蔣驪珠笑道,“心里總是恨,自己難免不會受影響,漸漸地也變得面目可憎起來。”
她想到家變后有些姐妹心中不平,總是抱怨,結果卻像變了個人似的,因而時時告誡自己。
蔣琰終于找到一個不訓斥自己的人了,頓時有知己相逢之感。
她和陳嘉說話的時候,蔣驪珠就站在離他們不遠的臺階上。
面對蔣琰眼中的期待,陳嘉強忍著,才沒有露出異樣的表情來。
宋墨把韋全和賀昊、賀清遠整得都不成人樣了,又怎么可能放過黎亮?
黎亮現在全家都入了軍戶,住在天津衛下面的一個百戶所里,不耕種就沒有吃的,全家老小辛苦一年也未必有黎亮從前做賬房先生的三分之一的收入,偏偏那百戶還奉命監視著黎亮一家,黎亮休想通過其他的途徑掙一分銀子。幾個孩子的學業也中斷了,黎亮只能自己教孩子們識字斷文。別人還有可能通過大赦之類的機會離開衛所,黎亮卻是被宋墨逼著自愿入的軍戶,和別人又不一樣,以后子子孫孫都不可能轉為良民……這算是好還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