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身邊的大太監崔義俊已在東宮門口等候。
他三十來歲,清瘦文雅,笑容溫和,但對他們很是恭敬。
竇昭只聽說過這個人,兩世為人,她還是第一次和他打交道。
前世,太子被射殺,他護著太子妃和三位皇太孫逃出東宮,想前往慈寧宮向皇太后求救,途中被當時的金吾衛射殺,太子妃和三位皇太孫也因此被困鐘粹宮。
竇昭望著和宋墨寒暄的崔義俊,心情十分的怪異。
崔義俊卻突然望了過來,目中含笑地朝著她頷首,儼然一位飽讀詩書的士子,哪里有半點太監的卑瑣。
竇昭想到他的外號“崔便宜”,又想到了汪淵——汪淵慈眉善目,如xiong懷坦蕩的長者,實際上卻比任何一個人都心xiong狹窄,睚眥必報。
她不由暗暗感嘆。
可見不管是什么人,做到了頂尖,都不是等閑之輩,都不能以貌取人。
竇昭不敢馬虎,微微曲膝,朝著崔義俊行了個福禮。
崔義俊很是意外,但很快就神色如常,笑容和氣地請宋墨和竇昭進了東宮。
宋墨跟著崔義俊去了前殿,有宮女領著竇昭去了后面太子妃平日起居的偏殿。
這是竇昭第一次見到太子妃。
她此時正值花信年紀,身段苗條,穿了件家常的寶藍色妝花通袖襖,如明珠朝露,清秀絹麗。
竇昭瞥了一眼就垂下了眼瞼,恭敬地給太子妃行禮。
太子妃吩咐身邊宮女給竇昭端個錦杌來,并笑道:“早就聽說北樓竇氏乃北直隸的名門望族,今天見到竇夫人,才知道所言不虛。”
一句話,已讓竇昭微微動容。
女子出嫁,冠夫姓。可若是娘家顯赫,又有誥命在身,通常會以娘家的姓氏稱其為夫人,就像當年的蔣氏,因出身定國公府,自己又是英國公府的國公夫人,京都人都稱其為“蔣夫人”,而不是英國公夫人。
太子妃此言不僅抬舉了竇昭,而且恭維了竇家,難怪有“知書達理”的名聲。
“多謝娘娘抬愛。”竇昭起身,謙遜道謝。
“你不必拘謹。”太子妃笑著讓竇昭坐下說話,“你以后進宮的次數多了,就知道我這里最是隨意不過了。”
宮里表里不一的人多了,汪淵也常說自己最是隨和不過。
竇昭在心里腹誹,笑盈盈地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