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正經的?!彼魏拥?,“我抽空研究研究你的稿子,這本書咱們合著?!?/p>
“你水平行嗎?”相曉桐搓搓鼻子,狐疑注視他,“經濟學你懂么?”
“我可以惡補,你開個書單我看看,我自學能力你知道的,一本書看完了就不會忘,經濟學專著之類,一周末能學十幾本。”宋河自信道,“最后我跟上你進度,你就讓我蹭個作者名,我要跟不上,也不硬蹭?!?/p>
“行,我給你開書單。”相曉桐敲敲腿上的電腦,噼里啪啦敲鍵盤。
宋河翻看剛剛撿起來的廢稿,不少頁面里全是數學公式,有些公式甚至占據一整頁篇幅,陣仗之大,神似標準模型的拉格朗日量,復雜得連他這個數學家都略微眼花繚亂,外行估計直接看吐了。
“你這理論寫的真數學啊!”宋河咋舌。
“廢話,我數學家,當然習慣數學了?!?/p>
“我也習慣數學,不過你這稿子讓我想起一件小故事。”宋河說。
相曉桐忙著敲書名,頭也不抬,“什么?”
“是我跟卡特琳娜剛認識沒多久聊的,當時我們一起證猜想,到處扒相關的學術資料。”宋河回憶。
“哦?”相曉桐暫停敲鍵盤,饒有興趣地抬頭,“卡特琳娜,那個毛子美女數學家是吧?你跟她勾搭過?”
“啥勾搭啊!不能因為人家顏值高,就事事往情情愛愛上想??!我跟她剛認識的時候是網上交流,不知道長相的!”宋河無語,“別打岔啊,我說重點?!?/p>
“當時我們證猜想,有個地方卡住了,就去找資料學,找著找著,從斯坦福一個教授前兩年的論文里找到了。”
“有意思的是,那篇論文里把我們卡住的地方,其實也把那位教授卡住了,他也是找別人的論文參考才克服的,他找的誰的論文呢?”
“誰?”相曉桐問。
“冷戰時期,一個蘇毛子數學家的論文,解決過這個問題?!彼魏拥馈?/p>
“也就是說,我和卡特琳娜,以及斯坦福那位教授,共同困擾我們的一個數學問題,早在冷戰時期就被蘇毛子給研究過了?!?/p>
“當時我有點驚悚,那種感覺就像在古墓里發現超越現代科技的陪葬品,我就給卡特琳娜感嘆說,你們當年數學水平可以?。 ?/p>
“卡特琳娜給我解釋原因,她說她道聽途說過一種說法,蘇毛子數學家之所以厲害,真正原因是計劃經濟?!?/p>
“當時蘇毛子想把整個社會的經濟運轉都變成數學模型,用強悍的數學計算來有效指揮生產,所以在數學方向猛發力,加上后來冷戰搞太空爭霸,對數學的投入再次增大,催生出很多超越時代的數學研究?!?/p>
“但是,盡管當時的蘇毛子數學家研究出很高級的數學經濟模型,落實在經濟上依舊會嚴重失真?!?/p>
“后來蘇毛子垮臺,他們總結了教訓,一個重要原因是,經濟數學模型本質上是對現實的概括簡化,它把現實社會的很多變數給忽略了,做出來的是非常理想化的模型。而真正的經濟變動是復雜的,一點細微誤差都會形成蝴蝶效應。”
相曉桐認真聽完,贊成點頭,“比如現在的期貨市場,一場臺風異常轉向,摧毀某地的甘蔗田,白糖期貨就劇烈變動!憑借上世紀的數學水平,數學模型很難把成百上千種突發意外考慮進去?!?/p>
“對。”宋河晃晃手里的紙,“所以我想說,你的理論如果過于依賴數學,可能反而會失真。你把它做的越精確,它就會越不精確?!?/p>
相曉桐笑了,“你說的這些我當然明白,但經濟學是一門馬后炮學問,真能預測經濟走向的經濟學家沒幾個,都是經濟發生不可思議的變化后,經濟學家們再牽強附會造一套理論出來總結教訓,但下一次經濟異變,之前的理論又都不管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