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前提?”
“我可沒說非要跟你一起做仿腦計算機,你得先通過我的題目。”相曉桐壞笑。
宋河一愣,轉身就走,“不聊了,你自個兒散步吧,我回去學習。”
“哎哎哎!再聊會!”相曉桐連忙追他。
“聊屁,耽誤我學習時間!”
“宋河!”
“走了!”
“逆徒!”
師徒倆狂奔起來,但病號明顯跑不過生龍活虎的年輕人,宋河靈敏地幾個急轉,快速沖出花園,在熹微的晨光中跑遠了。
相曉桐氣喘吁吁地停下,無可奈何地望著學生像兔子一樣飛速遠去,不禁笑出聲來。
……
宋河把自己關在大學宿舍里,夜以繼日啃數學,參悟老師做出的漫長神經元模型。
過程痛苦、心酸,令人抓狂!
一個數學學者的成長之路,大致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集中在中學時期,會遇到兩眼一黑的題目,但所有題目附帶參考答案,實在不行照著學一學,分分鐘速成,幾乎不擔心有看不懂的答案。
如果中學階段有參考答案死活看不懂,大概率和數學家身份絕緣,智商是硬傷。
宋河原本屬于智商硬傷的普通學生,系統開掛之后,中學數學內容他幾乎不需要看參考答案了,乃至本科數學也輕輕松松,高一全部搞定。
因此他在第一階段活的極其瀟灑,至今仍是京海四中學弟學妹們仰望的傳說,恐怕再過一百年,京海四中還會流傳他的神話!
第二階段則是大學時期,有些題目、論文、猜想需要獨立做成,沒有參考答案,甚至數學老師也懶得教,全靠自己摸索。
但完成論文的大多數理論知識,在學術界早有大神做過,只需要賣力學一學,參透參透,最后稍加變通,也能解決問題。
宋河在第二階段也游刃有余,刷論文他也是強項,外界并不知道他究竟背了多少論文,只有關系近的人知道他是行走的數學論文網。
如果他公布刷過的論文量,怕是會讓數學生們聞者驚駭、聽者心驚,并嚇得一群同齡的數學生連夜轉專業!
第三階段則是當教授之后,也就是此時此刻。
真真正正站到了數學邊界,前無古人的位置,每天的研究都在把人類的數學認知往外拓寬!
這意味著沒有參考答案,沒有能學習的相關論文,只有厚如墻壁的謎題,唯有拿頭一遍遍地撞墻,試著把墻壁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