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班車?恐怕那三個人也會被轟下車!咱們整個班的倒霉程度差不多!”
一片悲鳴聲中,學生們收拾教材起身離開,教室很快人去樓空,許多天的拼搏奮斗仿佛一場大夢。
……
晚上,宋河回到宿舍。
桌上擺了一本大厚書,前所未見。
他好奇地走過去看封面,《科研間諜及情報泄露案例300講》。
教材上還放了一只金屬打火機,機身印著四個字,“閱后即焚”。
宋河翻看教材,各種各樣的反間諜案例,最早的案例追溯到五十年前,最新的案例居然是去年的!
他拿起教材和打火機,走到衛生間里,打開通風,掀開馬桶。
從頭閱讀反間諜教材,讀完一頁,便撕下來用打火機燒掉,丟進馬桶中。
教材的紙張材料特殊,類似于某種塑料,燃燒過后只剩一丁點灰燼,煙灰一般在馬桶的水面上飄蕩。
灰燼越來越多,教材越來越薄,大量的反間諜經驗盡收眼底!
宋河看的十分上頭,比起手中的真實案例,諜戰片諜戰小說都弱爆了,他震驚于居然有這么多間諜戰線的秘辛,每一個花樣都不重復,爾虞我詐、兩面三刀、威逼利誘、道貌岸然……
案例選自世界各地,甚至分析了各國間諜的常見手段,似乎間諜領域也有理論流派,而且彼此借鑒學習,借招拆招,不斷進化,流派數量之多,遠超炸藥數據分析!
數小時的突擊學習,宋河深感疲憊。
幾百個案例看完后,他本以為能找到一些防范間諜的萬能辦法,但其實并沒有,五花八門的間諜手段層出不窮,堪稱無孔不入!
馬教授說得對,教材只是其次,最可靠的是人,依賴敏銳的直覺和細節洞察力發掘破綻,試著將狐貍揪出,這是一片沒有定式毫無定法的戰場!
他將最后一頁教材點火燒掉,投入馬桶中。
一摁沖水鍵,渾濁的灰燼旋轉著沖下去,徹底消失,整本教材猶如沒出現過。
宋河回到書桌前,手機上已有幾條未讀消息。
【您的新理論已過審,獎勵20000積分!】
【您的新程序已通過初步驗收,獎勵20000積分!】
宋河目瞪口呆,仔細看了看0的數量,確認自己沒數錯!
他原本以為,給個幾千上萬積分,就算很慷慨了,畢竟炸藥數據分析課的最低檔“合格”標準才給區區20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