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原本晦澀難懂的知識,此刻像是他與生俱來的記憶,被深深地烙印在每一個腦細胞里。
他甚至能清晰地“看”到,一個齒輪在高速運轉下,其表面每一個分子所承受的應力變化。
他能“聽”到,軸承中滾珠最細微的摩擦聲,并以此判斷出它的剩余壽命。
這已經不單單是技能,更近乎于一種本能,一種對機械的“道”。
李大海猛地睜開眼睛,眼神深邃明亮,仿佛能洞穿這屋頂,看到天上的星辰。
他握了握拳,感受著那股源自于絕對自信的力量。
今夜,好夢。
……
第二天,紅星軋鋼廠。
往日里一進廠區就能聽到的機器轟鳴聲,今天卻顯得有氣無力,尤其是鑄造車間方向,更是死一般的沉寂。
一股壓抑而焦躁的氣氛,在整個廠區彌漫。
李大海剛換好工作服,就聽到車間的工友們聚在一起,壓低了聲音議論紛紛。
“聽說了嗎?一號鑄造機,徹底趴窩了!”
“何止是趴窩,聽說從昨天開始,設備科和技術科那幫工程師就圍著那玩意兒打轉,連根毛都沒修好。”
“那可是咱們廠的命根子啊!毛熊老大哥當年援建的寶貝,全廠一半的活兒都指著它呢!這要是停一天,得損失多少錢?”
“錢是小事,我聽說楊廠長都快急瘋了,這批鑄件是給軍工廠的訂單,有時間限制的!要是耽誤了,那后果……”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臉上都帶著愁容。
廠子的效益直接關系到他們的工資和獎金,誰都不想看到這種事情發生。
李大海心中一動,朝著人群中央的鑄造車間走去。
還沒走近,就看到車間門口里三層外三層圍滿了人。
楊廠長正黑著臉站在那臺巨大的鑄造設備前,額頭上青筋直跳。
他身邊圍著一群穿著干部服和技術員服裝的人,一個個愁眉苦臉,束手無策。
“飯桶!一群飯桶!”楊廠長終于忍不住,指著設備科長的鼻子罵道,“請來的市里專家呢?他們怎么說?”
設備科長滿頭大汗,哆哆嗦嗦地回答。
“楊廠長,專家組……專家組也看過了。他們說這設備太老了,又是俄文圖紙,很多關鍵部件的設計思路跟咱們現在的不一樣。”
“他們……他們也建議,看看能不能聯系上毛熊方面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