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澈看了拓跋清一眼。
那位宋公子明明是自己要求回去的,怎么成他讓他回去了?
不過這也不是什么大事,所以他什么都沒說,只點(diǎn)頭應(yīng)和。
“是,他先走了。”
蕭允挑了下眉:“讓他回來,問下他可知道那幾個死去將領(lǐng)的名字。”
拓跋清笑道:“他一個平民百姓,怎么會知道死去將領(lǐng)的名字,即便聽說了,想來也記不住。”
蕭澈一臉狐疑。
“平民百姓?你方才不是說,你之前在京中就認(rèn)識他,母妃和皇妹也認(rèn)識她?”
“她們怎么會和平民百姓認(rèn)識?”
蕭允神色微怔,隨即意味深長地看向拓跋清。
“他與太妃和宜寧公主認(rèn)識?”
拓跋清在心里暗罵蕭澈多事,面對蕭允詫異的目光,也只能強(qiáng)作平靜。
“他曾是宮中的一個侍衛(wèi),曾保護(hù)過太妃和宜寧,此次在洵州碰上,也是有緣。”
他就不信,宮中有那么多侍衛(wèi),蕭允每個都能記住姓名。
蕭澈又道:“看他身板那么瘦弱,可不像是侍衛(wèi)。”
拓跋清掃了蕭澈一眼,再看向蕭允時,轉(zhuǎn)了話題。
“皇上,如今謝將軍已與我大皇兄勾結(jié),我岳母與妻子也被他們抓獲,皇上可有破局之法?”
蕭允神色淡淡。
“大皇子既與謝將軍勾結(jié),在洵州城內(nèi)攪弄風(fēng)云,咱們何不趁此機(jī)會,揮師北上,直接端了他的老巢。”
他讓人拿來地圖,修長的食指輕點(diǎn)著地圖上重要城鎮(zhèn)。
“三皇子在北渭經(jīng)營多年,總不至于沒有自己的兵馬吧?”
拓跋清回道:“兵馬自是有,只是我的兵馬在北渭皇城以北,可我現(xiàn)在卻被截在北渭皇城以南,根本沒辦法與部下會合。”
他是被以北渭王慶賀生辰召回皇城的,沒想到生辰當(dāng)晚,北渭王便毒發(fā)身亡,他也被扣上了下毒的帽子,被一路往南追殺。
“朕可借三萬兵馬給你,你帶著這三萬兵馬往北,你自己的兵馬往南,兩面夾擊皇城,定能將你皇兄的人馬全部殲滅。”
拓跋清一怔。
蕭允像是早有計劃,特意在等他來實(shí)施。
“皇上給我三萬兵馬,助我奪位,想要我回報什么?”
蕭允回道:“一、待你擊敗在皇子,帶你的人馬回來,與朕一道殲滅謝家軍;二、你拿下北渭皇位后,成為大周潘屬國,向大周納貢,作為回報,朕同意在邊境開放互市,保北渭太平。”
拓跋清嘆了口氣:“我答應(yīng)。”
蕭允連條件都想好了,想來早有打算。
他若不答應(yīng),便只能等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