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明白,她下意識的回頭看一眼。婆媳兩個挽著胳膊,說說笑笑,比一般人家母女還親熱。
她恍然大悟,阿清這是在,幫著春蘭練場面膽量呢!
她想了想,還真是。
之前林春蘭和林秀菊兩人,都是怯懦畏縮的性子。現在有女兒兒媳在一旁教著推掇著,底氣足,說起話來有板有眼,很像回事了。
阿清在縣令大人面前能主動說話,那是知道阿娘阿媽頂不上,只能自己鼓起勇氣撐起場面。
她自己聰慧有本事,所以說起話來,在縣令面前也不怵。
但她自小當丫鬟長大,早已養成乖順柔和的性子。在阿娘阿媽和嬸子們面前,不需要掩飾,自然就是乖巧柔順的模樣。
柳春生自我分析一番,覺得很是有道理。
阿清這樣的性子最好不過,在家人面前軟和,一家子和和樂樂。有外人又撐得起來,能頂事能當家。
春蘭和秀菊,真傻人有傻福,善有善報。
鑼一響,柳樹村老老小小都來得飛快。
之前全村商量做豆腐生意響鑼,月半月末發錢響鑼,上次縣令大人征召響鑼。
這兩月,鑼一響,準有好事!
柳春生說話向來直截了當:春蘭家的黃豆,去年每畝收一百二十斤,今年每畝一百五十斤,多收了三十斤。
啥,她家黃豆都沒人管。
我家今年每畝才一百一十斤!
一百五十斤!良田精心侍弄,也才只能得這么些吧!
三十斤也不算多少吧?做豆腐一天都得用一百五十斤黃豆。
你個傻子,一畝地多三十斤!相當于五畝地多出來一畝的收成!你說多不多?
這么多!!!
有人等不及了:咋回事?春蘭你們咋種的?難不成你家有種地的福氣,種啥活啥,收成還高?
謝韻儀垂眼咬唇,種地的福氣?村里人說話好好笑。每次這種場合,她都忍不住想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