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邊四間房,廚屋連著澡房和茅房。澡房和茅房也都砌了窄一些的火炕。
廚屋里不是砌的火塘,和之前見過的灶看著差不多。只不過這里是沿著墻角,呈l形砌了兩排灶。每個灶洞,連著三個灶孔,最后還有一個叫煙囪的圓柱子,能給煙送出屋去。
守在這里的伙計說:平時只燒這邊的灶洞,前面陶釜里的粥飯熟了,后面兩個陶釜里的水也熱了。
若是宴請客人,幾個灶孔能同時燒不同的飯菜。若是席面上需要的菜多,另一邊的灶洞燒上,一下子能煮六個陶釜。
澡房里兩個大大的浴桶,浴桶下的塞子拔了,水就能順著留好的排水溝,直接排外頭去。
茅廁更是干凈,磚切的斜道,四面都用糯米漿糊得厚厚的。方便完,舀水一沖,臟污流外頭的茅坑里,屋里干干凈凈!
嘖嘖,住這宅子,尤其是冬日里,跟神仙過的日子也差不多了!
羨慕,羨慕,人人都羨慕,不差我一個羨慕。
余下的柴房,后面一排牲口房,雜物房,就
牲口房,哎,牲口房要時常換土,沒鋪磚。但人家牲口住的房都是青磚墻灰瓦頂。
比自家住的黃土屋強多了。
這一圈房子看下來,真連說話的心氣都沒了,滿村人默默等著看點火。
突然,屋內傳來一聲驚喜的大喊:阿染說要教咱們砌灶砌火炕!咱們冬日里也有熱乎乎的床睡啦!
真的!
火炕是阿染想出來的?
我就說呢,這會發熱的床,聽都沒聽說過,怎么張老太太親自帶人來給林家做了!原來是阿染琢磨出來的!
這火炕也不知道好不好學,若是好學
幾人相互看看,掙錢的營生啊!
柳春生從門內出來主持大局:一會一家出一個人,跟著學盤火炕砌灶。
林春蘭和林秀菊換上了綢緞衣裳,頭上插著銀釵,手上戴著銀鐲,滿眼笑的從老屋那邊過來。
她倆端著今兒剛從縣里買回來的糕點和糖,謝韻儀同樣一身貴重打扮,手里捧著酒水。
林朝霞和柳葉則端著還冒著熱氣的整只雞和兔子。
抽空回去一趟換衣裳的林染,則抱著一沓蒸籠過來,里面是純麥面饃饃。
有酒,有肉,有糧,還有糕點和糖,很是像樣的祭品了。
祭品擺好,下午挖出來的母樹該移居新家了。
林家一家四口抬母樹的根,林朝霞一家幫著抬母樹的枝葉。從后院進屋,放進早已挖好的樹坑里,填土,澆水。
祭天地,拜神仙,跪母樹。
人人都說著吉祥話,祝賀林家搬進新屋。
祭祀完,糕點和糖分給孩子們,饃饃掰開,在場的人都嘗一塊兒。雞肉和兔肉則留著,明天早上撕成肉絲,混在粟米粥里,煮給蓋房的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