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對當時官家主導(dǎo)新政的稱贊,大宋向來是與士大夫治天下,新政與文章,處處呼應(yīng),怎么能不討官家開心?
全文七百多字,讀來酣暢淋漓,更重要的是,文風帶有獨特的宮廷藝術(shù)氣質(zhì),文中大量化用書畫術(shù)語詮釋治道。
若是跟官家如今的作風相比,這篇文章,無出其右。
這不得不讓人猜測,這篇文章的作者,只能是趙楷。
此前,曾有人稱贊這位皇子,克肖圣藝,趣尚一同。甚至還說,見了這父子兩人,乃知父堯子舜。
樹大招風,風頭正盛。
這便是趙楷。
最嚴重的已經(jīng)不是這招搖的風頭了,而是前面的作弊通信。
這封信打了很多人的臉,包括官家,包括當時稱贊趙楷文章的一眾士大夫,他們?nèi)缃褚彩怯蓄^有臉的朝臣。
當年趙楷參加考試,用的是化名趙云城。
這篇文章后來也沒有對外流傳,甚至趙楷的名字也不曾出現(xiàn)在后來官方公布的考生名單中,因此知道這件事情的人不多。
如今,倒是馬上要家喻戶曉了。
但并不是好名聲,而是作弊的臭名。
在如此重視科考的大宋,作弊無異于殺人放火。
張擇端細細品了這篇小報文章,面色更是擔憂。
真金雖然不懂文章深層的道理,但明白這件事情的嚴重,一時間,他也無法判斷作弊一事是真是假,但火神的毒辣與陰謀,卻再次讓他大開眼界。
因為這封信即將掀起數(shù)年來沒有過的朝廷巨浪。
巨浪已經(jīng)張開了漩渦大口,要將眾人吞下。
包括張競文,張競文已經(jīng)急亂了陣腳,動用粗暴的手段看起了所有人。
真金等人也被他看押在了文字鋪里,不準離開。此時他再也顧不得什么流程守則了,他只想把事情捂住。
于此同時,皇城司親事官像蝗蟲一樣飛進了家家戶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