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轅犁的整個犁體既長且重,至少需要兩頭牛才能拉動,而曲轅犁只要一頭牛,甚至有時候只用一個人,就能輕松拉動。”
“其次,直轅犁太過笨重,轉彎掉頭極其不便,操作起來相當費勁。”
“尤其是在南方水田地區,田塊往往不大,形狀也不規整,因為直轅犁轉彎掉頭困難,常常需要農夫連推帶搡才行,這就會耗費大量時間和體力。”
“而曲轅犁轉彎半徑小,掉頭方便,農戶只需稍稍用力,就能輕松控制犁的方向,無論是狹小的田塊,還是不規則的地邊,都能靈活回轉,大大減少了無效的行走和調整時間。”
“所以,曲轅犁非常適應南方的地理環境,無論是水田還是旱地,甚至是小塊的山坡梯田,都能輕松使用。”
“有了曲轅犁之后,許多以前因為地力貧瘠、地形復雜而難以開墾的土地,例如山坡地、新墾荒地等,都可以開墾使用了。”
聽到這里,程知節眼神大亮,心中激動不已。
他就算是不精通農事,也知道耕地增加的巨大好處。
便在此時,李逸又給了他一個驚喜:
“另外,曲轅犁比直轅犁多了這個。”
李逸伸手指了指他帶過來的曲轅犁上的一個部件,接著說道:
“這叫犁評,可以調節犁鏵入土深淺的裝置。”
“有了它之后,農戶可以根據土壤的軟硬、耕作的需要(深耕或淺耕),隨時調整犁鏵的角度和深度,真正做到因地制宜。”
“這樣一來,耕種就可以更精細,同樣的耕地,就能產出更多的糧食。”
“厲害!真是厲害!”
程知節聽完李逸的講解之后,贊嘆出聲。
他再看曲轅犁,全無方才的輕視之意,而是滿是重視,將其視為了不得的珍寶。
曲轅犁厲害,發明出曲轅犁的李逸就更厲害了。
“真是天縱奇才啊!”
程知節滿是佩服地看著李逸。
發明珍珠糖、釀出五糧液、提出“吐蕃威脅論”、現在又發明了曲轅犁這一農業神器……
對了,據說李逸那日在明月樓,還以一首《把酒問月》奪得了詩會魁首。
程知節在心中歷數李逸的種種成就,愈發覺得李逸厲害。
這么有才的十五歲少年,他縱觀現實與歷史,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更夸張點說,拋開年齡,像李逸這么全能的人才,他也從未聽說過。
程知節正在滿腹感嘆的時候,突然發現程瑤眉目含情地緊盯著李逸,滿臉都是崇拜之意,頓時心中了然。
自己這個女兒,看來是真喜歡上李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