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都是民間少年,同為十五歲,不會是同一個人吧?”
魏徵心中突然冒出了這個想法。
如此才華橫溢的天才少年,能出一個就極為難得了。
同一時間出現兩個,魏徵感覺有點難。
此時的朝堂之上,與魏徵有著同樣的大臣不在少數,他們都看向李世民,想看看李世民會怎么說。
這些大臣之中,并不包括程知節。
因為他現在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顧不上考慮這事。
“陛下,李逸乃是土生土長的長安人,父母雙亡,身世來歷沒有任何問題。”
“臣贊同魏相的說法,這樣的英才,應當為國效力才是,故而臣愿舉薦李逸入朝為官。”
程知節鄭重無比地對李世民說道。
聽到“父母雙亡”兩個字,李世民眉頭一跳,他后悔當初給李逸編造身世的時候太草率了。
“魏相與宿國公有為國舉才之心,朕深感欣慰。”
“不過,這少年才十五歲,朕以為年齡尚小,再等幾年入朝為官更為合適。”
李世民找了一個借口,拒絕了魏徵與程知節的請求。
沒辦法,時機未到,李逸的身份還不能暴露。
然而。
對于這樣的理由,許多大臣并不認同。
“陛下,甘羅十二歲便可拜相,李逸十五歲入朝為官有何不可?”
“陛下,本朝唯才是舉,李逸有如此出色的才華,朝廷怎能因為其年齡不大,便將其拒之門外呢?”
“臣附議,十五歲已然不小了,足以為國效力了!”
“……”
群臣紛紛進言,希望李世民同意召李逸這個民間少年入朝為官。
看著這一幕,李世民心中很是無奈。
他不是不想,是不能啊!
聽著這諸多大臣迫不及待想讓李逸進入朝堂的聲音,李世民突然想起了李逸之前對他說過的一句話。
“莫非這孩子真有大帝之姿?”
李世民心中呢喃了一句,心情突然變得復雜起來。
雖然最近這一年,太子的表現令他并不滿意,但他并沒有更換儲君的想法。
因為太子李承乾才是嫡長子,當儲君是名正言順。
可如今,李逸這個變數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