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達室的信件早就分好類了,貝清歡正翻找自己的信件,傳達室的大叔探出頭去和外面的人說話:“拿了嗎?除了今天郵筒的信,這里還有幾封退件的。”
貝清歡找到了自己的信件,轉頭看看外面的人。
很意外,是之前一起下鄉的知青。
算是認識,但沒分在一個大隊。
貝清歡過去打聲招呼:“劉舫!”
劉舫看見她,很是高興:“呀,貝清歡啊,回城以后,我還沒見過你呢!”
他們一起下鄉的地方條件艱苦,有一年他們幾個知青偷吃了菌子,食物中毒差點沒死了,還是貝清歡用草藥救的呢!
這看見了救命恩人,高低得說幾句。
劉舫就特意把郵遞員自行車停好,來跟貝清歡說話:“你找到工作了嗎?”
這是回城的人最常問的問題,就像家屬院里大家問“吃了嗎”一樣。
貝清歡看看他身上的郵遞員制服:“我沒有。你這郵遞員是正式工吧?”
“對!我媽托了人,找來找去,也就找了這么一個工作,這幾天熱,可曬死我了,不過有冷飲補貼,湊合吧!”
劉舫看似抱怨,實則臉上都是驕傲。
貝清歡適時地擺上一點羨慕神情:“還有冷飲補貼啊,真好,不像我,啥也沒有。對了,我記得你說過,你跟秦正華是同學?”
“是啊是啊,那時候不就是因為你告訴我們,你是秦正華對象,我們才認識的嘛,哈哈,你們結婚了沒有啊?”
說起這個,貝清歡是有點無奈的。
她下鄉的時候才十六歲,過得小心翼翼。
等到十八歲,知青點大家都混熟了,就有很多男女開始處對象。
有時候不是真想處,就是為了生存。
畢竟,有個男人護著,日子能好過很多。
貝清歡不想處對象,但為了保護自己,只能大肆宣揚自己是有婚約的人。
現在也只能含糊應對:“還沒……對了,劉舫,向你打聽一個人,你們的同學里面,有叫桃酥的嗎?”
“桃酥?哪兩個字?”
“可能是小名,吃的那個桃酥,或者是大名,那可能就是陶淵明那個陶。沒事,我瞎問問,你隨便想想。”
如果跟秦家順利退婚,貝清歡是不打算去問這個什么桃酥或者麻餅的。
但現在不是不順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