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凝被他逗笑,心情大好:“好小孩,等會我們煮飯,吃得飽飽的我們上街去給阿娘買藥,再買點米。”
“我來煮,要煮多少米?”葉璟一溜煙地跑進廚房,大聲道:“兩罐子的米夠嗎?”
“夠了夠了。”楊凝快速地給自己綁完兩個垂鬟,就去廚房開始幫忙。
米在鍋里翻滾,香味飄出,楊凝餓得猛吸了一口。
她認為,任氏的病到現在還沒好,一是拖,二是餓。她昨晚借著空間的光研究了一下藥方,發現里面的中藥大部分是補物,任氏不咳不癆,多是虛癥,虛就是肉吃少了,多補紅肉氣血則可。她們以前沒錢補,所以俗話說得好,大部分的病都是窮鬧的。
楊凝以前愛讀閑書,發現很多人都對古人有年齡偏見,覺得古人基本都短壽,這是錯的。
只要是用體力吃飯的人,都容易蒼老,沒錢的人,都容易短壽。
古代不事生產勞作的人,不論男女,基本上都長壽,女人還有生育的鬼門關,那些只生一兩個的女人,只要順利踏過,以后再不生孩子,還是很多八十多歲的高齡老人的。
所以準確的說法應該是,現代科技社會的高齡老人普遍增多了。
楊凝伺候完任氏吃完飯,在屋內找了個布兜,又假意去廚房拿了些米,和任氏打了招呼后就帶葉璟出門了。
根據原身的記憶,楊凝做了一個粗略的路線規劃。先去米鋪問價,再去找買藥,最后去書店買兩支筆和兩本啟蒙書。
路上閑著也是閑著,楊凝開始對葉璟打聽起來。
楊凝:“你認得你自己的名字嗎?會寫嗎?”
葉璟跟在楊凝身后,穿著干凈衣服的他也不像以往那般唯唯諾諾,而是開始新奇地看街道各個攤位的東西,突然聽楊凝的問話,他愣了一下,搖了搖頭:“不會……我只知道自己叫葉璟。阿凝姐,怎么了?”
楊凝:“問問,畢竟打算留你在我家里,總得知道你的底細吧。不然到時候去遷戶籍都不好弄,你不會是黑戶吧?”
“啊?還要遷戶籍嗎?”葉璟停下了腳步,他開始猶豫,下意識撓了撓頭發。
“你不愿意嗎?”楊凝回頭看了他一眼,覺得葉璟有點莫名其妙,不是之前還很樂意么?
“我,我……”葉璟趕了兩步追上楊凝,糾結了一下,實話實說,“我不是黑戶,我是有戶籍的。就是……我也有族人,只不過他們不太管我罷了。”
“我是本鎮葉舉人家的主支嫡子。”
舉人家的主支嫡子?!
任務信息里不是寫著遺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