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更代表著左派報紙前所未有的影響力和滲透力。
那些曾經只訂閱右派或中立報紙的精英階層、知識分子,今天也紛紛在報攤前駐足,被左派報紙上那些“觸目驚心”的標題和“驚爆眼球”的內容所吸引。
《大公報》對北角制衣廠女工血淚經歷的“直擊”;《文匯報》對神秘“九龍城寨”“禁地”的首次深度探秘;《香港商報》對“匯豐銀行放貸偏幫財團”這一指控的大膽揭露……
無一不是尖銳犀利地刺破了港島看似平靜的水面,揭開了深藏的疾苦與不公。這些都是遵照他與廖公商議、由廖公發起推動的改革方向所取得的立竿見影的成效。
都不用報童報販們多么賣力的吆喝,單純是在報攤上,各大左派報紙上觸目驚心的標題,就已經讓人忍不住從口袋里將鈔票給掏出來了。
“去銅鑼灣和中環看看。”
林火旺對司機吩咐,他想更貼近地觀察不同階層人群的反應。
“好的!小林先生。不過,這個時間正是上班高峰期,可能會比較堵車……”
司機點點頭,啟動車子,然后快速地朝著銅鑼灣方向開去。
林火旺半開車窗,看著一旁開過去的一些小巴,大多都是九龍巴士公司旗下的。
出租車的數量也不少,然后便是私家車,以馬自達、豐田等品牌的居多,豪華品牌的私家車還是不多的。
這時的港島,因為這一任港督麥理浩的勵精圖治,底層民眾的生活質量,還是提高了不少。
但是,也正是港督麥理浩親自將“房地產”這頭吃人不吐骨頭的惡魔,親自從牢籠當中給釋放了出來。
從今年李嘉城競標得地鐵上的物業開始,便一路開啟了港島的“房地產時代”,往后幾十年間,港島就幾乎只有“房地產”這一個核心的支柱產業了。
那些做工業、機械、航運、倉庫、醫藥、電器等等的商人,也都會逐漸被房地產行業巨大的利潤與簡單的模式,給徹底吸引。
“這里就是銅鑼灣了啊!也真是夠小的。”
看了看現在的銅鑼灣,總共就這么幾條街,林火旺忍不住笑出了聲來。
想起前世看的那些港片里,古惑仔們在銅鑼灣大戰,爭各種地盤的場景。
代入到現實當中來看,其實就是幾個街溜子,在爭一兩條街的地盤罷了。
電影上看起來,兄弟義氣,熱血豪情。
實際的情況,和日本所謂的戰國時代一樣,都是菜雞互啄,爭來爭去就這么一丁點大的地盤。
而這邊的情況,和之前并沒有什么區別,銅鑼灣的各大報攤,同樣出現了搶購左派報紙的現象。
和左派如此勁爆的新聞調查比起來,其他的諸如《東方日報》、《星島日報》、《明報》、《成報》、《天天日報》等等,那是一點看頭都沒有。
也就之前的《明報》因為金庸先生親自寫文稱贊柳茹夢,熱度延續,今天刊登了幾個記者,對柳茹夢的后續調查,會比其他報紙的熱度稍微高上一點。
“行了!去中環看看……”
上了車,林火旺剛剛買了一份《明報》,看到上面的調查報道,仔細地介紹了港島淺水灣郭家的具體情況。
林火旺正好也更加深入了解一番,自己媳婦這個外公家,是個什么樣的情況。
上面甚至還配有郭家二代和三代成員的照片,這年頭可沒什么隱私不隱私的說法,報紙報道需要,為了熱度和曝光,都會給你刊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