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辦法,跟著林海混了才幾天,他們的日子也算是好起來了,家里有糧心里不慌。
所以啊,他們現(xiàn)在也是比較閑的那種。
林海先是把蔡家的房子改造了一下。
他的腦子里面有很多的建筑風格,可以把這個很是普通的民家小院,改造成后世那種民宿一樣的風格。
除了滿足日常的生活需要,還能滿足一下生活情趣,讓人的心情也能在這個貧瘠的時代,開出耀眼的花來。
這種改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林海也不著急,就帶著他們二人慢慢地做一些基礎的,如門窗還有一些家具等,則去找的賴木匠,出點小錢請對方幫忙。
只有一點,需要的樣式和木頭,都得按照他的定制款式來。
這其中還會用到一些五金用品,那鎮(zhèn)上的供銷社里是買不到的合用的,最后又去找村子里面的鐵匠,給自己定制。
因為他要的量大,給的工錢也合理,所以啊,閑得發(fā)慌的鐵匠,也將火爐子點燃,然后,開始沒白天黑夜的干起來。
這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除了需要這些東西外,林海還需要一些木料和稻草,將那個房頂也跟著翻修一遍。
這玩意兒不值錢,但也需要人力幫忙,光是靠自己一個人哪能行。
于是他又特意去挨家挨戶的請人,每戶人家都送了一點小禮物,什么樣的東西都有,有的是給魚肉,有的是給獸肉,有的是給苞米面,或者鹽巴,布匹……
就看對方需要什么,自己就給什么。
大家伙兒都拿了他的好處,自然是賣力的干起來。
還好,自打入冬開始,下了幾天的雪后,這后面的日子天氣雖然也冷,但是一直都是陰天,倒也方便大家伙兒做事情。
那腐朽的房梁是不能要了,全都要換成新的。
這種都有現(xiàn)成的,從賴木匠家中的后院倉庫里,能翻出來很多。
這個都是不要錢的。
賴木匠的木頭,也是村民們幫著他從山上搞下來的,可以說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只是用木頭打成家具這些,還是要付錢的。純粹就掙點手工辛苦費,價格還是很多人家都能接受的。
至于茅草頂,大概有個300平,幾進幾出的土坯房,用的稻草,幾乎要用掉好幾噸草。
男人們負責運草垛子,女人們則負責把壞掉的,濕的撿出來,只取好的稻草將其扎成一小把后,往上拋到屋頂上。
男人們則在房頂上作業(yè),層層疊壓,每層草都要用細麻繩捆扎在檀條上固定,防止被風吹走。
因為幫忙的人多,所以,只花了兩天的時間就已經(jīng)全部搞定。
做完了屋頂,接下來的就是要他這個墻面,還有炕頭,灶房等,全都重新搞一遍。
都說幫人幫到底,大家伙兒都是熱情之人,很多人幫著弄完了屋頂,還積極的又去幫著弄這些。
林海自然是求之不得,領著大家伙兒在這個院子里面,倒也干得轟轟烈烈。
這一天,就在他把這個火炕重新盤上,正準備往里面燒火烘干之時,卻是聽到村子里面的大喇叭,突然響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