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標記,都代表著一份希望,一份努力。
他拿起筆,在地圖上又添了一個標記,那是一個新的學堂,明天就要開工了。
放下筆,黃寧走到窗邊,看著外面的萬家燈火。
每一盞燈,都代表著一個家庭,一個希望。
他想,這就是他想要的天下,一個和平、安寧、充滿希望的天下。
黃寧笑了笑,轉身回屋,明天,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他要去看看新學堂的地基,要去檢查新到的種子,要去問問孩子們的學習情況,要去和前太守的女兒討論新的藥材……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平淡卻充實。
城里的房子越來越多,農田越來越肥沃,孩子們的笑聲越來越響亮。
黃寧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他知道,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
有一天,黃寧正在和老書生討論新的教材,黃巢突然來了,臉上帶著興奮的表情。
“黃寧,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北邊的叛亂平息了,百姓們都歸順了。”黃巢高興地說。
黃寧也很興奮,“太好了,這樣一來,天下就太平了。”
黃巢點點頭,“是啊,太平了,我們可以實現我們的諾言了,回趟老家,看看爹娘的墳,修修村里的學堂。”
黃寧眼睛有些濕潤,“好,我們回去,不帶兵,就我們兩個人,騎馬回去。”
說走就走,第二天,黃寧和黃巢就出發了。
一路上,看到的都是安居樂業的景象,農夫們在田里勞作,孩子們在路上玩耍,商人們在路上奔波……
黃寧和黃巢都很高興,他們知道,這就是他們為之奮斗的目標。
回到老家,村里的人都很熱情地迎接他們。
他們先去了爹娘的墳前,燒了些紙錢,磕了幾個頭。
黃寧摸著墓碑,輕聲說:“爹,娘,你們看到了嗎?天下太平了,百姓們都過上好日子了,你們可以安息了。”
黃巢在一旁,也默默地流著眼淚。
從墳地回來,他們就開始張羅著修學堂。
村里的人都來幫忙,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很快,學堂就修好了。
黃寧和黃巢親自給學堂題了字,“啟蒙學堂”。
開學那天,孩子們都背著新書包,高高興興地來上學,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黃寧看著孩子們,又想起了自己小時候,那時候,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個學堂,能讀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