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恕說著,翻開計劃書掃了一眼,就把東西放在了辦公桌上。
他摘下老花鏡,"江頭鎮(zhèn)?你怎么想的?"
嚴小雯坐到吳恕對面,認真地說道,"江頭鎮(zhèn)離咱們不遠,山上的野豬肉運過去方便。再說那邊以前的國企工人多,現(xiàn)在村鎮(zhèn)是空心化了,但老工人大都留守在那邊,廠礦社區(qū)也都在。不止柴油機大廠,還有陶瓷廠、罐頭廠這些小廠存在,老國企改制,原先的廠子要么不做了,要么遷走了。機器走了,人還在,我們要的就是人。"
她接著說:"我想著,讓他們負責臘肉臘腸的制作,正合適。實在需要體力活的地方,再招些年輕人。"
吳恕聽著,眼睛越來越亮,"我明白了,你這是想以云溪為中心,把周邊產(chǎn)業(yè)都串起來。這樣一來,管理方便,還能帶動老百姓增收。"
"對!"嚴小雯眼睛一亮,"吳顧問你說得太對了。我就是這個想法。云溪眼看著慢慢能做起來了,有配套的廠子,我們?yōu)槭裁床挥茫?
"思路不錯。"吳恕點點頭,但隨即話鋒一轉(zhuǎn),"不過產(chǎn)品開發(fā)這塊,我有不同意見。"
“臘肉臘腸還行,但是,”他拿起桌上的計劃書,指著其中一頁說:"你看這里,肉丸、醬肉這些就算了,火腿、豬肉脯、罐頭肉、餃子包子這些我們干不過人家大企業(yè)啊,咱們?nèi)プ觯茈y競爭。”
"我建議啊,"吳恕繼續(xù)說道,"還是把重點放在本地特色上。比如臘肉、臘腸,這些是咱們這邊的傳統(tǒng),工藝都在。關鍵是要把特色做出來,不能人家有的我們都有,我們有的別人都有。而且你做出這么多,每一樣產(chǎn)品推介都會耗費大量的精力,不如做精。還有一個關鍵,你現(xiàn)在要找的是林場合作,提得太多,首先會上就過不去。"
吳恕作為一個過來的老領導,隱晦提醒嚴小雯。
他當年之所以能說一不二,推動大景區(qū)建設,搞一言堂,首要是他威望在,其次是他脾氣在,陳海慶那小子還差點事,他吳恕作為退了的老領導,可以旁聽,推動這個事情,但終究是人走茶涼,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嘛。
“他們不是我,你得讓你表叔,面子上過得去。”怕嚴小雯不懂,吳恕又提了一句。
"你說得對。"嚴小雯琢磨出道道了,"其實我之前也在考慮這個問題。你覺得,如果我們把野豬肉跟本地的山珍結合起來,會不會有新意?"
"怎么結合?"吳恕來了興趣。
"比如說,"嚴小雯一邊思索一邊說,"咱們可以開發(fā)一款松茸野豬臘腸。用松茸粉調(diào)味,讓臘腸既有野豬肉的鮮美,又有松茸的香氣。或者用牛肝菌做成醬,跟野豬肉一起腌制,做成特色肉丸……"
吳恕聽著,眼睛越來越亮,"有意思!這個想法很新穎啊。不過工藝流程得好好研究,特別是松茸的使用量,得把握好。要是放太多,成本就頂不住了。另外一個,要用這些菌子,從現(xiàn)在開始,山上的菌子,除了上檔次的品類等級,其他可以不賣了,停掉菌菇宴,把它們做成加工品。"
嚴小雯拿出手機,認真記錄著,"回頭我讓喬思琪聯(lián)系一個這類的產(chǎn)品開發(fā)工程師,把工藝流程、原料配比都寫清楚。"
"對,這些都得寫細。"吳恕說,"還有啊,既然要做特色產(chǎn)品,包裝也得講究。現(xiàn)在的年輕人,就喜歡有故事的東西……”
"那就這么定了,"吳恕拿起筆,在計劃書上圈出三個品類,"就做臘肉、臘腸和火鍋肉丸,其他的先放一放。后兩樣都能和菌子搭配,做出特色來。"
嚴小雯點點頭,"這樣產(chǎn)品線清晰,容易管理。那咱們來說說具體的分配方案?"
"嗯,"吳恕把老花鏡推上去一點,"你們云溪公司出資金、人力和銷售渠道,我們林場這邊主要是提供原料和場地。利潤分配的話,我建議按□□來分。你們拿六成,畢竟投入大,還要負責運營。林場這邊拿四成,主要是解決狩獵隊的問題。"
"沒問題,狩獵隊這邊,"嚴小雯若有所思地說,"現(xiàn)在搞旅游項目的狩獵團,產(chǎn)量肯定跟不上工業(yè)化生產(chǎn)需求。我覺得可以改變思路,把狩獵隊變成專業(yè)的獵手隊伍。"
"對,這個想法好。"吳恕眼睛一亮,"狩獵團就留著旅游玩玩,讓游客體驗一下。正經(jīng)的狩獵,還得靠專業(yè)人手。這樣產(chǎn)量才有保證。"
他拿起筆,在本子上寫寫畫畫,"我估算了一下,新品牌建立,咱們前期每個月先做10頭左右測試一下市場反應,反饋好一點以后,再逐漸加碼,你覺得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