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才借出十來天就催逼著還債,多少有點不地道啊!
于是眾人們看向許編修的目光里就很復雜了。
許編修尷尬地笑著把銀箱蓋好,“肖兄,希望這事不會影響你我之間的交情。”
“那當然不會!”肖培笑著道:“咱們又不是什么小孩,怎么可能因私廢公,耽誤了差使呢!”
這件事情算是就此平息下來,眾人又一如既往地繼續當值。
過了十幾日,牙行忽然給肖培傳來消息,說有人看中了他這座小院,愿意出三千二百兩買回去。
肖培想了想,覺得自己目前還能堅持一下,這房子似乎不用急著賣。
“還請你再費費心,”肖培笑著道,“若是有人能出到三千五百兩的話,那我就出手了。”
“好吧!”牙行的人也能理解。再說這邊的房子雖然面積不大,格局也不好,但它離皇城近啊,還真的是不愁賣。
又過了兩日,這價錢就升到三千五百兩。肖培按約定好的就把房子賣了,自己重新找了一個離這里十來里遠的地方,用一千一百兩買了一處差不多的院子。
而如此一來,他手里還剩二千多兩銀子。便趁著休沐的時間,再去一家一家拜訪借給自己錢的那些人家。
其實那些人都是看在肖老爺子的面上借錢給他,心里大半都存了送的心思。
如今見他過來還錢,倒不禁有些驚訝起來。
“賢侄何必如此著急,老夫又不急著用錢,你且慢慢還就是了。”原本因為他借錢而對他觀感不好的人,對他也有了些許改觀。
“都說救急不救窮,伯父能借錢緩我燃眉之急,侄兒已經是感激不盡。如今既然手頭周轉得開,當然要趕緊還債了。”
其實翰林苑發生的事情,他們都有所耳聞。
畢竟這京城里哪有什么真正的秘密?
有些有心人略微一查,就知道出了什么事,對肖培的遭遇深表同情。
這分明是有人利用肖培才入官場沒有經驗和人脈,想把他收入囊中。結果沒想到這小子竟然能放下面子,四方求助化解危機。
探花郎雖然稀罕,但也只是名頭好聽。論實質還是進士罷了,依然要慢慢熬資歷才能上去。
肖培這般知進退,懂取舍,又有才華的人,未來的前途一定不會差。
如今與他交好,未來或許會惠濟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