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你媽媽。”陸隱說完之后開始在想,秦小小叫他哥哥,他叫白渺渺姐,這中間輩分可是亂了呢。
不過真計較輩分的話,好像也計較不過來。
“你騙人,你都沒見過我媽媽。”秦小小瞪著眼睛,根本就不相信陸隱說的話。
陸隱沒有跟秦小小繼續(xù)討論這個問題,而是起身朝廚房走去。
秦小小跟在陸隱屁股后面,好奇地問道:“陸隱哥哥,你去哪里?”
“做面條。”陸隱家里并沒有現(xiàn)成的面條,想吃的話,就只有自己做了。
當然,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去小賣部超市買一把面,但陸隱還是比較喜歡自己做。
家里有一些面粉,還有雞蛋,陸隱打了兩個雞蛋,給面粉和了些水,然后就開始揉面團。
“陸隱哥哥,你在做什么呢?”秦小小疑惑地看著陸隱揉面團,以她的小腦袋自然是想不到,面條是可以這樣做出來的。
“你笨啊?我都說了,我在做面條。”陸隱一邊揉著面團,一邊說道,“你這么笨,你媽媽見著了不得打你屁股呢?”
就在這個時候,白老在外面喊秦小小,秦小小聞聲后朝陸隱吐著舌頭:“你笨!你才笨!陸隱哥哥是笨豬!”說完逃似的跑了出去,那跌跌撞撞得模樣,陸隱還有點擔心這個討厭的小朋友會摔一跤。
如果摔那么一跤,這么可愛的小朋友一定會哭很久吧?
秦小小走后,陸隱就繼續(xù)揉他的面團。
面條這種食物已經(jīng)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于制條、調(diào)味、粗細的不同,從而使全國各地出現(xiàn)了數(shù)以千計的面條品種,遍及各地,偏偏陸隱是曾經(jīng)走遍千山萬水,各地的面條,都是有嘗試過的。
面團揉好后,看了一下冰箱里面的食材,陸隱決定做兩碗陽春面來嘗嘗。
陽春面,又稱清湯光面。
是在秦始皇統(tǒng)一了度衡量,統(tǒng)一了歷法后,以夏歷的十月為正月,這個月又稱小陽春,而當時每碗面售十個銅錢。后被引用到蘇州的切口中,陽春就是“十”,于是成面名。
正常來說,陽春面是要用上高湯的,但陸隱卻只是用白開水代替了,三棵蔥苗,一勺豬油,炸出來之后,蔥油味道已經(jīng)非常濃郁。
陸隱正下著面條,院子里卻來了客人。
林可大清早就來了。
陸隱也沒出門迎接,自顧自地煮著面條。
林可倒也沒客氣,走到廚房門口才敲了敲門:“陸隱,你在做早餐呢?”
“嗯,你吃了嗎?”陸隱看了林可一眼,這姑娘第一次見面就要他當上門女婿,后來雖然也曾付出五萬塊錢一頓飯的報酬請陸隱去吃飯,但這幾天可沒聯(lián)系了,陸隱也想著什么時候還能再接個差事。
又有飯吃,又有錢拿,這難道就是所謂的軟飯?
活了這么多年,就這差事是最輕松的。
林可打量著陸隱,說道:“我早上不吃東西的。”
“那就不煮你的了。”陸隱也不客套,只下了二兩面。
面食這種東西,吃多了就不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