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記錄里寫,趙工說數據量不夠,波動大。具體指哪個環節?”
“原材料批次?前道工序的檢測數據?還是他們研發自己的仿真模型輸出?”
我趕緊翻開記錄本,仔細回想趙工當時的話。
“他沒說太細……好像提了一句‘三號材料不同批次的初始性能參數離散度太大,超出了我們模型允許的修正范圍’。”
“三號材料……這材料……是外協廠供的吧?”
“對,”我點頭,“新輝精密材料,上個月剛通過準入審核,這是他們供的第一批正式料。”
陳主任沒說話,就那么看著桌上那份會議記錄。
外協廠……新輝……剛準入……第一批料……數據不穩……
這幾個詞在我腦子里轉來轉去。
“主任?”我試探著叫了他一聲。
陳主任回過神,“孫琳,你立刻做兩件事。”
“您說!”我立刻坐直。
“第一,把今天會上所有提到三號工藝段和三號材料的發言。”
“特別是趙工和老張爭論的焦點,還有趙工指出的數據問題原話,一個字不漏地整理出來。”
“形成一份單獨的《項目協調會風險點摘要》。下班前放我桌上。”
“明白!”我立刻應下。
“第二,調出新輝精密材料送審的所有批次檢測報告,特別是三號材料初始性能參數的原始數據文件。”
“還有,他們準入時提供的質量控制流程文件,也找出來。”
“啊?主任,新輝那邊的原始檢測數據電子版……”
“我們這邊存檔的可能不全,只有他們提供的匯總報告。要詳細的,得跟他們要,這……”
“我知道不全!”陳主任打斷我。
“所以才要你想辦法!就說項目急需核實幾個基礎參數,讓他們立刻把相關批次的原始檢測記錄掃描件發過來!”
“語氣要客氣,但態度要堅決,就說是我陳國強要的,今天必須要!”
“好!我馬上去辦!”我蹭地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