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沈從儀迷迷糊糊的坐起來的時候,已經(jīng)日上三竿。
蘇壹推開屋門瞧見沈從儀醒了過來。
“醒了嗎?正好早飯做好了,快趁熱吃。”
沈從儀坐在堂屋的桌子看,看著面前擺放的長條形狀的黃色東西,一時間不知道怎么下手。
蘇壹拿起一根油條遞給他,“這是我老家都會做的油條,你嘗嘗好不好吃。”
沈從儀聽到蘇壹說老家,他忍不住多看了蘇壹一眼。
接過油條,一口咬下去,油條酥軟的口感頓時侵入口腔。
沈從儀驚訝的睜大眼睛。
蘇壹見他喜歡,笑著道:“我想著咱們總歸需要賺錢,不如我就去鎮(zhèn)上擺個攤,賣油條和豆腐腦,你覺得怎么樣?”
沈從儀看著蘇壹亮晶晶的眼睛,沒有問蘇壹為什么突然會做油條和豆腐腦,只是點(diǎn)了點(diǎn)頭表示贊同。
“好。”
“真的嗎?”
蘇壹這下是真的驚喜了,從昨天的接觸來看儀哥兒是個話很少的孩子。
小孩子就應(yīng)該活潑一些才好,太安靜了容易引發(fā)心理問題,如今儀哥兒愿意和自己搭話,這是一個很好的現(xiàn)象。
蘇壹:“到時候哥哥賺了錢,就由儀哥兒來記賬好不好。”
說著蘇壹就開始自己笑起來,隨后又道:“今天我炸了不少油條,之前李嬸幫了咱們很多,等吃完飯以后,咱們就去給李嬸子家送些過去怎么樣?儀哥兒你不說話,我就當(dāng)你同意了。”
沈從儀:……
…
臨近中午,蘇壹一手拎著柳枝籃,一手牽著沈從儀,走向了隔壁李嬸子的家。
李嬸子家的房子只有蘇壹家一半大,李嬸子的丈夫有個親兄弟,當(dāng)初分家兩兄弟一人一半房,于是就在院子中間另起一堵墻,重新開了一個院門,這才讓院子變小了。
這樣一來,雖說地方小了點(diǎn),但兄弟二人各自家庭都有了獨(dú)立的院子。
李嬸子家門半掩著,蘇壹推開門走了進(jìn)去。
擺攤前奏
蘇壹特意來李嬸子家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為了感謝,二是多走動走動借此拉進(jìn)兩家關(guān)系。
要蘇壹來說,雖然昨天自己罵走了那一家人,但是自家和對方的矛盾并沒有完全解決,甚至升級了。
很早之前蘇壹就聽說過一段話話,‘一定要遠(yuǎn)離你得罪過的人,否則就是后患無窮,成年人的世界一旦結(jié)仇是很難解開的,一笑解千愁都是騙人的鬼話,只要有機(jī)會,一定置于死地,忘記你得罪過的人,就相當(dāng)于把自身放在別人的屠刀之下’。【1】
況且只有千日做賊的,哪有千日防賊的。那一家人若是再來找麻煩,蘇壹就有機(jī)會出手,若是對方一直不出手,則就需要蘇壹一直提防。若蘇壹不想一直提防,就得主動出擊尋找解決麻煩的方法。
這也沒辦法,誰讓原身給了那一家人自己好欺負(fù)的印象。欺軟怕硬的人,往往會對“硬的”格外懼怕,對“軟的”加倍欺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