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蘇壹就在一個屋子里,發現了石磨和一些做豆腐的工具,旁邊靠墻的地方還壘著將近十麻袋的豆子。
此時,蘇壹才想起來,原身的父母是會做豆腐的。
常言道:人生有三苦,乘船打鐵磨豆腐。
幸好,原身家里有驢車,驢子可以幫忙拉磨,這樣一來日子才沒那么苦。
做豆腐蘇壹也會,而且他不僅會做豆腐,他還會做豆皮、腐竹、豆花和豆腐腦。
蘇壹抿了抿嘴角,臉上漸漸露出笑容。
他突然想到了一個既能賺錢,又不會太引人注意的小生意。
他要去鎮上擺攤賣小吃賺錢。
真好(捉蟲)
說干就干。
蘇壹擼起袖子檢查這些做豆腐的工具。
只見房間里石磨、篩網、模具、泡豆子的大缸和煮豆漿的大鍋灶樣樣俱全。
很好!蘇壹滿意點頭,東西很齊全。
他腦子里浮現出原身跟著養父沈大山走街串巷賣貨的情景,突然想到自己可以開個賣豆腐腦的小吃攤。
做豆腐的程序復雜,泡豆子,磨豆子,過濾磨好的豆漿,把豆漿煮沸,再點豆腐,壓豆腐。
豆腐嬌嫩不便運輸,做好豆腐之后,還要小心翼翼生怕把豆腐弄壞了,而且豆腐還很容易變餿,因此天氣熱的時候不會做。
但若是做豆腐腦或者是豆花,完全可以省略最后壓豆腐和運輸豆腐的那一環。
想要開小吃攤,除去做豆腐腦或者豆花以外,還得需要主食。
蘇壹一邊想一邊檢查房間里幾個大陶缸中的東西,隨后他就看到了其中一個大陶缸中的面粉。
因為這個時代小麥脫殼工藝沒有現代社會那么好,因此磨出來的小麥粉沒有那么白,則是有些偏灰。
“這是面粉?平縣種植小麥,小麥粉是這里人常吃的主食。……主食,對了,油條!”
蘇壹看著這些面粉,簡直像是在看自己未來的小金庫。
中國人的早餐,油條配豆腐腦,簡直美滋滋。
大槐樹鎮上的人多,有錢人家也比村里多,而且最重要的是趕著驢車從沈家村出發二十分鐘就能到鎮上。
就連包子攤、餛飩攤、餃子攤都能在鎮上擺攤擺的生意紅火,蘇壹不信油炸的油條會賣不出去。
打定主意后,蘇壹在這間類似庫房的房間里轉了一圈,然后去燉燕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