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恰好是南極冰墻節點的校準周期。她突然用紅筆圈出某組數據,“看這里,2018
年中俄邊境冰墻建成那天,北極的磁場強度驟升
618,這絕對不是巧合?!?/p>
考察站的老站長推門進來時,睫毛上還掛著冰碴。他盯著屏幕上的波形圖,渾濁的眼睛突然睜大:“1957
年也發生過通樣的事。我師傅說那天所有的指南針都在轉圈,無線電里只有滋滋聲,像有什么東西在
35
公里外磨牙。”
他指向墻角的舊收音機,木質外殼上刻著的
Ω
符號已經褪色,“這臺機器從那天起就只能收到一個臺,頻率剛好是
35000
赫茲。”
林野突然想起祖父日記里的插畫:一群穿著厚重防寒服的人圍著收音機,天線指向南極的方向,地上用白粉畫著六芒星,每個角都放著塊磁鐵。當時他以為是老人的幻想,此刻卻看著頻譜儀上的能量峰值,突然明白那不是迷信
——
六芒星的每個頂點間距恰好
10
米,與冰墻節點的間距比例完全一致,都是
0618
的縮放。
暴風雪拍打玻璃的節奏突然變了。林野看向窗外,發現雪粒的下落軌跡呈現出奇異的分形圖案,每片雪花在空中的旋轉角度都是前一片的
0618
倍。他抓起相機拍攝的瞬間,鏡頭里的雪花突然凝結成
Ω
符號,曝光參數自動跳到
1618
秒,光圈值
f35——
這組數字像密碼鎖的轉盤,咔嗒一聲對上了齒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