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被焚燒的,恰恰是關于世界真相的記憶。
手機在口袋里震動起來,屏幕上跳出個陌生號碼發來的短信,只有一張圖片:某大學實驗室的極光光譜圖,紅(6563n)、藍(4861n)、紫(4340n)三條譜線被紅圈圈出,旁邊寫著:“氫原子巴爾末系,南極冰墻能量場特征。”
發件人署名是
“趙月”,附言:“我知道你在找什么,祖父的信提到過你。”
林野的目光再次落回《冰墻真相》的殘頁上。在那些逐漸消失的字跡間,他仿佛看見
1957
年的暴風雪中,祖父站在冰墻前,看著
618
個光點在極夜中亮起,像神明撒下的星鏈。而現在,這串星鏈正以另一種形式,在這間布記灰塵的書房里重新連接。
青銅羅盤的振動頻率越來越高,與他胸腔里的心跳形成詭異的共振。林野知道,從發現這張殘頁開始,他平靜的研究生生活已經結束
——
就像那些被焚毀的書頁,灰燼之下,總有什么東西在等待重見天日。
他把殘頁小心翼翼地夾進《冰墻真相》的仿制品里(祖父書房里有兩本一模一樣的書,現在才明白哪本是真的),然后將青銅羅盤塞進背包。當他最后看了一眼那面墻,《南極科考隊合影》里的祖父仿佛正透過六十多年的時光看著他,眼神里有警告,更有期待。
窗外的月光突然變成淡藍色,像極了殘頁上描述的能量場。林野抓起背包沖進雨里,身后書房的燈光在他踏出大門的瞬間熄滅,只有那枚銀釘固定的南極點,在黑暗中閃爍著微弱的光,像個沉默的坐標。
他不知道的是,在他離開后十分鐘,三個穿著黑色西裝的男人走進書房,為首的人看著壁爐里的灰燼,用戴著白手套的手指捻起一點炭粒:“告訴理事長,618
號目標已經啟動,和
1957
年的軌跡完全重合。”
壁爐上方的座鐘突然開始倒轉,鐘擺的陰影在墻上畫出不斷收縮的螺旋,最終定格成一個完美的
Ω
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