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陳兄,水煮肉片。”
“陳哥,那個,毛血旺……”
“那我要芋兒雞。”
聽著眾人的聲音,陳舒只覺好笑,隨即將手一揮,很有自信。
“等著!”
來者是客,本就該好好招待的。
于是他讓眾人在山上閑逛,自己則帶著清清下山買菜,回來之后,便一頭扎進了廚房。
為了對得起孟兄和張姓鄰居在群里的大力吹噓,陳舒這次下足了功夫,甚至一些因為不常用而在玉頂山上的小院的廚房里并沒有備上的調味品,他也特意買了來,打定主意,用不完帶回玉京,但口味不能將就。
這一忙就是大半天。
直到晚上,菜肴擺滿桌子。
先是孟兄、姜兄和張酸奶三人點的水煮肉片、毛血旺和芋兒雞。
接著陳舒還做了姜爆鴨、泡椒雞雜、酸湯肥牛和酸菜魚,組成七道葷菜,加一個酸蘿卜老鴨湯,炸了一個椒麻味的小酥肉,作為湯品和小吃。
考慮到有個和尚的存在,陳舒細細洗干凈廚具,又做了幾道拿手的素菜。
分別是酸辣大白菜、泡椒土豆絲、麻婆豆腐和虎皮青椒。
都沒用動物油,也沒有用蒜和蔥,并且特意做了上次在新正寺沒有見過的幾樣菜,是耍了點心眼的,好讓同燈法師也能有一個比較好的聚餐體驗。不過同燈法師委婉的告訴他,他們守戒律也沒有守得那么嚴,平常出去在餐館吃飯,哪怕再怎么叮囑店家,也是會沾上一點,這不要緊,心誠即可。
由于有十一個人,陳舒特意從隔壁食堂借了個大圓桌來,擺在院子正中央,眾人剛好圍坐一圈。
群主率先發言:“紀念我們群里第一次集體吃青菜做的飯。”
“阿彌陀佛,感謝青菜施主。”
“感謝青菜施主。”
“懷念無名師兄。”
“別說了,快吃吧。”
張酸奶已率先伸出了筷子。
這次陳舒做的芋兒雞又和上次不同了,上次是酸菜竹筍芋兒雞,比常規芋兒雞湯水更多,這次則相反,陳舒減少了芋兒雞的紅油與湯汁,加了更多粗辣椒粉和香料,相當于做成了干拌的,又是另一種感覺了。
“吸溜……”
一口下去,芋兒稀溜耙。
每塊雞和芋兒上面裹滿了粗辣椒面,火辣辣的,口味比常規的芋兒雞更厚重,更醇香。
張酸奶心里已哇,但表面上依然不動聲色,而是悄悄瞄著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