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電廠里不見煤”,“空氣清新無粉塵”。
在往里就是生產區了,四周圍欄圍著,有卡口,崗亭。沒有穿戴工作服,佩戴安全帽是不能進入的。
觀光到此為止,就是一個大工廠配套一個高檔小區的配置,可能還沒有開學,宿舍樓旁邊的有一些小孩子在玩耍,家屬的。
陸續有大巴開進來,是全國各地的新員工,余磊的看到一塊牌子上面掛的壽光,“好家伙,山東的大煎餅,都跑來了。”
余磊看了看手機,時間差不多了,11點就可以吃飯了。
電廠不同于其他行業,它的餐廳凌晨還要營業的,主要是招呼倒班人員。
三班倒一般是上午8點到下午4點,下午4點到晚上11點,晚上11點到清晨8點。
不過你的早點去,要吃飯、來回和交接班。
“喂,你人呢?”余磊一聽就是林琴的聲音,這是隊長點人頭呢,“吃午飯了。”
“拉屎呢。”
“嘟嘟…”電話掛了。
余磊匆匆敢來,四人一桌,其實就是自助,你想吃啥打啥。
和其他三人的飯菜不同,余磊來了一碗清真牛肉面,你別說味道還挺“西北”的。
吃飯時間很無聊。
林琴扯著明天上課的事情,恰好趕上了上下班時間,位置很緊俏。臺山電廠里突然來了這么多學生,食堂突然都不夠用了。
一旁的兩個老師傅也擠了過來。食堂里一下熱鬧起來,大家邊吃邊聊。
“你們今年畢業的大學生?”
“嗯。”
“人很多哦。”
“臺山電廠正好安排作為新員工培訓地點。”
老師傅來了勁,“都是啥學校畢業的…”
瞎扯這些,余磊這些年輕人并不關心,年輕人更加關心工資。
“每個廠不太一樣。”
“你們廠呢?”
“不同崗位不一樣。”
“比如我們的崗位呢?”
幾位老師傅并不愿意透露薪資,“我們是運行,要高一些。標桿電廠和非標桿差距很大,新廠和老廠差距更大。”
“那是多少?”
一個師傅看余磊確實誠心在問,便伸出兩根指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