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香味撲鼻,趙江平拿起盆中的酸菜絲,全部都倒了進去。
大火在鍋中不斷地翻炒,里里外外翻炒了兩分鐘左右。
這一步是為了讓酸菜裹上豬肉的油脂香氣,同時也讓蔥姜蒜這些復合的味道都融入到酸菜之中,這便是酸菜燉豬肉最香的一個訣竅之一。
翻炒完畢,趙江平在其中加入水。
這水都是從水井中打出來的。
他從水缸中拿起水舀,往里面不斷地倒著,看著那水沒過食材大概兩公分左右,這才停下。
隨后蓋上鍋蓋,就這樣慢慢地燉著。
5分鐘之后,聽到里面傳來了水咕嘟嘟的聲音,趙江平這才掀開鍋蓋,拿過一旁正發著面的苞米面,隨后手團了一團,團成了一個番茄大小,之后用手稍稍按壓,按壓成橢圓形后,左手對準鐵鍋的邊緣,精準無比地貼了上去。
啪的一聲,一個大餅子直接貼上。
由于慣性的作用,瞬間緊緊地貼在了鐵鍋的邊緣,隨之又成了橢圓形。
這便是大餅子的做法。
在后世,趙江平其實很少會吃到大餅子,甚至回到東北一段時間也很難會吃到。
因為家家戶戶用鐵鍋的也很少了,就算是城里人,大家用的炒鍋或者燉鍋,因為表面涂層的原因,其實也很難貼服。
網上倒是也能買到大餅子,但味道可真差了太多。
里里外外一共8張大餅子全部都貼在了鐵鍋的邊緣。
見大餅子沒有向下滑落,趙江平這才呵呵一笑,隨后再次蓋上鍋蓋。
接下來就是等待它徹底燉熟,大概需要25分鐘到30分鐘左右的時間。
趁著這個功夫,趙江平離開了廚房,準備去隔壁找李三嬸。
今天正好還剩下22塊錢,趙江平想著先把之前李三嬸給的5塊錢,再加上借給他們家的這些廚具,全部都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