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除了開始說已經到了大隊之后,接下來通篇都是賣慘,簡而言之就是四個字——給錢給票!另一封是給她的初中老師的——就是給她找了個工作的葉老師。
葉老師家中無夫無子,聽聞早前結過婚,但丈夫犧牲在了戰場上,留下的一個女兒也在年幼的時候病逝了,之后就沒有再成過家了,一直一人獨自生活。
原身之前學習好,但是家里待她不好,葉老師心善,有時候就以幫忙批改作業為由,留原身在她家吃飯。
原身也感念葉老師的善意,只要她在,葉老師的家務就被她包了,一來二去,兩人就熟了,頗有些相互慰藉的情義在了。
聽聞原身要被安排下鄉,還是葉老師拿著烈士家屬的身份,走關系給她在小學里安排了一個助教的工作。
哪知道葉老師因老家有事,回去了一趟,她安排的工作就被搶了,原身也一聲不吭地下了鄉。
在原身心里,葉老師是她夢想中的母親。
蘇盈盈接手了記憶之后,也對這位年長的老師很有好感,所以便也寄了一封平安信回去,這封信和家里的不一樣,通篇都是好話——山里山清水秀,好!后山還能經常摘到野菜,好!種地干活容易上手,好!大隊里人都很好相處,好!反正事情已經到了如此地步,就沒必要再讓葉老師為她擔心了。
不知道這次的回信是哪里的,竟然還是一封掛號信。
雖是這么想,但是蘇盈盈心里其實已經有了預感,下個鄉才給12塊錢,還指望那個摳門的老娘能花錢寄掛號信?若是弟弟開始上班了,還能幻想一下母親看在18塊錢的份上能勻她個兩三塊,但原先跟學校說好了,工作崗位先留著,等9月份開學才開始上班。
所以,這個信,只能是葉老師的。
掛號信挺厚實的,蘇盈盈捏了捏,感覺里面并不平整。
回到屋子里一拆,除了一封信之外,零零散散的票據從信封里抖落出來,糧票、肉票、布票、肥皂票等等一大堆生活必備物品票,甚至還有糖票和工業票。
看著這些工業票,蘇盈盈的眼淚一下子就上來了。
記憶中,葉老師家就兩個搪瓷盆,有一個是補了又補的,都沒舍得拿票再去買個新的,可是,她卻給自己寄了票,不知道是攢了多久的。
蘇盈盈整理好票據,緩了緩情緒,終于展開了信,一看,眼淚又止不住了。
葉老師在信中并沒有多說什么,對工作換人一事也只字不提,似是怕戳到她的傷心事,只在信末尾提了一句,讓她留意一下郵局信息,她給她匯了30塊錢。
葉老師一個月的工資是50塊出頭,她每個月要往老家匯20塊,剩下的錢,買書、買藥、日常花用后,也就只能存下不到10元。
這30塊,葉老師要攢上好幾個月。
蘇盈盈哭得抽抽嗒嗒,李曉紅進來一瞧到她這副模樣,不由得一驚,“你這是咋啦?”然后又看到了蘇盈盈放在一旁的一小沓票據,心下有有些了然,“你家里給你來信了是吧?你這是想家了?”蘇盈盈抹了把臉,聲音還是有些哽咽,“嗯,我干媽給我寄的。
”“行了,哭一頓就好了,回信叫你干媽放心,我們給你照顧得好好的!”說罷,安慰得拍了拍蘇盈盈的背,“收拾收拾來吃飯吧。
兔子做好了,紅燒兔肉,賀同志做的,還往里放了糖呢,可好吃了!快走快走,兔腿給你留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