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隊長家。
趙大隊長看著面前的一大盆野菜湯,不由一樂,“喲,今天上山收獲不少啊!”趙嫂子也笑,“靠我肯定是不行了,今天是小蘇知青帶我上的山。
”趙嫂子不吝夸獎,“小蘇知青可真厲害,野菜她一找一個準,人還大方,自己找到的野菜還分我一半,不然靠我這個水平,你哪里有這盤菜吃?”“小蘇知青確實不錯,人老實,地里的活干得也麻利,村里人都愛和她搭隊。
”趙大隊長嘴里說著話,手上的筷子也沒停,“今天的野菜怎么感覺特別的鮮呢?”趙軍和趙蕓蕓也吃得頭也不抬,“嗯,好吃!”“是比我找的好吃一些,還是小蘇知青會找。
”閑聊著,趙嫂子似是不經意地問起,“你說,知青院的那個院子是不是小了一點,七個人的院子,就比村尾胡家的院子大了一點。
”村尾胡家就兩個人,胡寡婦和她女兒。
其實呢,知青院子比胡家還是大了不少的,但蘇盈盈說她在院子里種了菜,還打算在院子里養雞之后,趙嫂子就覺得那個院子有點沒地方下腳了。
畢竟院子里還有7個人呢,還都是大小伙子、大姑娘。
趙大隊長沒領會到趙嫂子的意思,聞言露出一副“你亂說什么”的模樣,神色也正經起來,“知青的院子比胡家大了一倍多呢!你可別亂掰掰,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大隊不歡迎知青來,給知青們小鞋穿!這是個嚴肅的問題啊!”趙嫂子聽趙大隊長這個語氣,趕緊解釋是她沒把話說清楚。
“嗐,我不是這個意思!”“我的意思是,你看,小蘇同志一來就在院子里種菜了,前幾天還跟我們拿了幾個種蛋,想來是打算養雞的,這一種地一養雞的,院里還住了七個人,地方不就顯得窄了點嗎?”趙大隊長聽她這么一說,想想覺得有些擠,但院子都建好了,也不能推了墻重來吧。
“擠擠就過去了,誰家不是這么擠過來的。
”他們家沒分家的時候,院子比知青院小,但是住了老老小小十多口人呢,也就趙蕓蕓生出來后分了家,地方才寬敞了一點。
“你說,要是在院子外邊圍個籬笆養雞怎么樣。
”趙嫂子見趙大隊長總說不到她心坎上,干脆圖窮匕見,把話挑明了。
“知青院旁邊都沒人家,東南西北都是地方,當時南邊圍墻沒給他們封死,留了個小門,圍籬笆養雞的話,直接在南門后面圍個不就行了?這樣院子里干凈、出入也方便。
”說罷不甚在意的撇撇嘴,“多大點事兒。
”南門后面的地,本來就是留給知青們的自留地,養雞種地隨他們的意。
這半個月來,趙大隊長也看出來了,蘇盈盈和李曉紅他們不一樣,種地是個真把式。
既然這樣,自留地就可以用起來了嘛。
種點菜自個吃,還能和鄰里換著吃,不比花錢偷摸買著好?趙嫂子一想也是,這樣單獨在外邊圍出來也好。
知青們分菜地的事情她可聽李曉紅同志說了,這一家里面兄弟姐妹幾個斤斤計較的事都不少,更可況這知青院里七個人七個姓呢。
南門后面的地,雖說是自留地,但是這東西又沒寫在明面上,也沒占用知青院里的空間,放著一年了,也沒看見其他知青想著去打理,小蘇同志一個人用了就用了嘛。
——過兩日蘇盈盈再約她一起上山時,趙嫂子便把這個法子說了,“你要圍個籬笆的話,等會我們就一起砍些竹子下來,每天砍上那么幾根,等雞崽孵出來了,籬笆也圍好了,每天順手干一點,也沒那么累。
”“成啊!那謝謝嬸子了。
”蘇盈盈被驚喜砸中,瞬間便樂開了花。
她一定要把籬笆圍大一點,雞一塊、菜一塊,那院子里小小的九平米太限制她發揮了。
她可不想辛辛苦苦三個月,最后還是饑一頓飽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