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官員擔心的并不是糧食吃光后,陜西的民眾又該怎么辦。
這跟他們沒關系。
百姓畢竟是百姓,死了就死了嘛,沒什么大不了的。
他們真正擔心的是,到時候存糧吃光了饑荒問題還無法解決。
皇帝盛怒之下不由分說的將自己給砍了。
雖然心中帶著極大的恐懼與擔憂,但眾人也絲毫不敢停下手頭上的賑災工作。
不管未來怎么說,目前先把自己的小命給保住再說。
當夜。
西安府。
時任陜西巡撫喬應甲(東林黨),正和屬下一眾官員在府城中一家青樓中吃酒賭錢。
直到喬應甲盡興之后,一名屬下方才敢滿臉諂媚的湊上來說道:
“大人,剛才下邊傳來密報,延安府那邊已經開始出現大規模人相食狀況,恐怕民變在即。”
聽著屬下匯報中的民變在即,喬應甲沒什么反應,只是表情淡漠的點了點頭。
陜西的情況他早已知曉,延安府那邊他更是一清二楚。
但對此。
喬應甲所做的只是每日尋歡作樂,吃酒賭錢。
他已經六十有余了,早已看透了一切。
陜西是救不了的,他也懶得去救。
所以他出任陜西巡撫的這兩年來,每日只是尋樂,連災民們看都沒看一眼。
賑濟?
那是不可能的,白花花的銀子怎么可能就這么散給窮人?
他非但沒有允許陜西任何一個地方開倉放糧,反而還大幅加征了各地的賦稅。
喬應甲算的很明白。
既然陜西早晚都要亂,那自己可得好好趁著這段時間撈點銀子。
自古以來遇到大災,都是發財的好時機。
至于事后會不會遭到清算,喬應甲并不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