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五更三點(diǎn)。
在午門城樓鳴鐘過后,百官由左右掖門進(jìn)入皇宮。
而朱由檢則乘輿從乾清宮至奉天殿。
在一系列禮儀過后,大明帝國的文武百官們終于又一次見到了,這位已有十日未見的新皇帝。
眾人小心翼翼的窺看著圣顏。
雖說按照禮法來說這種小動(dòng)作是不被允許的。
但若是禮法制定出來就能被完全遵守的話,那人類早就步入大同社會(huì)了。
有人想從新皇臉上猜猜他心情如何,有人目光中帶著期待,有人的眼神里同樣讓人猜不透他到底在想什么。
雖說眾人抱著各不相同的目的,但無一例外的,他們都沒能如愿以償。
年輕的新皇不管是表情還是動(dòng)作,都讓人看不出一絲喜怒哀樂。
見此。
文武百官也不敢再大幅做出什么不合禮儀的小動(dòng)作。
接著。
鴻臚寺官員開始唱報(bào)有事上奏的官員名單:禮部尚書來宗道、工部尚書薛鳳翔、兵部尚書崔呈秀、戶部尚書郭允厚、京營提督張維賢
新皇登基來第一次正式上朝,所以有事需要上報(bào)的官員林林總總足有數(shù)十。
不過對(duì)于坐于龍椅之上的朱由檢來說,他只稍稍在意了下張維賢的名字,其他一并不在意。
他并沒有在朝堂上與這些官員過招的心思。
在他看來這種行為無異于成年人陪小孩子玩過家家。
政治的基礎(chǔ)是軍事,槍桿子里面出政權(quán)。
沒有軍權(quán)的政治就是笑話。
難道僅憑所謂縱橫捭闔就能讓敵人敬起法式軍禮嗎?
很快。
禮部尚書來宗道第一個(gè)站了出來。
此人乃是靠著魏忠賢爬到禮部尚書的位置,也就是所謂的閹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