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之間把話說明白,抵消了隔閡才是。
鎮王見狀怒火漸漸熄滅;“郢兒是個懂事的,不會將此事放在心上的。”
他只是想不通這一年多了,鎮王府和東宮相處和平,為何東宮會突然出手,栽贓陷害?
目光一瞥看著鎮王妃眼神虛閃,鎮王又冷了臉;“是不是你背著本王在背后做了什么?”
“王爺,您這就是冤枉妾身了,郢兒和東宮那位的較量,誰還在乎手段,妾身躲還來不及呢。”
鎮王信了,一年前他領教過錦初的手段,一言不合弄死了兩個人,還將他拽入泥潭,說明為了上位無所不用其極。
話鋒一轉,鎮王妃又問:“今日小殿下雖然沒有來,可卻出盡了風頭,小小年紀怎會治理水災,太子夫婦也太急于求成了。”
起初鎮王也是這么想的,于是當眾和朝曦在朝堂上聊了起來,問題從淺到深,甚至有些過于苛刻了。
朝曦也只是稍作猶豫,當場就答了出來。
那時太子根本不在身邊,也無人引導朝曦。
鎮王欣慰之余也十分震驚:“朝曦年紀雖小,像極了太子,早慧伶俐,比起郢兒,有過之而無不及。”
“王爺怎會這么說,郢兒得大師教導,小小年紀就能出口成章……”
“郢兒是本王的兒子,本王又怎會希望他被朝曦比較了下去?”鎮王打斷,也知曉兩人的差距在哪:“郢兒只知書上本事,太傅所教也是如此,太子對朝曦確實不同。”
這一點鎮王就算是不想承認也不得不承認,一個太子頂了數十個太傅都不止。
與其強行輸入知識,遠不如身臨其境,讓朝曦跌跌撞撞親自領悟,勝過千言萬語。
“另,太子妃也是個聰明的女子,從商女走到今日,手段果斷,非常人所能容忍,太子能有今日,太子妃的功勞也不小。”
聽著丈夫毫不吝嗇地夸贊其他女人,鎮王妃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可若當年留在京城的是咱們……”
“技不如人就要認!何必再提當年?”鎮王搖頭,并不責怪先帝當年搶走了皇位。
“王爺,先帝在世時太子打南疆,卻悄悄來東原這件事,若是被爆出來,又有幾個能折服太子的?”鎮王妃一氣之下脫口而出。
砰!
鎮王拍案而起,冷著臉:“夠了!本王早就說過了,本王和太子之間的爭斗,不該牽連三軍,不該動搖北梁根基,如今本王和太子都放棄皇位,拼命的培養下一代,是輸是贏,本王都認了,日后此事莫要再提!”
難得看著鎮王動了怒火,鎮王妃縮了縮肩,訕訕道:“是妾身失言,還請王爺消消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