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桂枝頓了下,嘆了口氣,說道:“你要問舍不舍得,那肯定是舍不得。可是為了她的前途著想,我們再不舍得也只能忍著。”
宋知南說:“可問題是群英自己不愿意出國,她熱愛她現(xiàn)在的工作,也不想遠(yuǎn)離親人朋友到陌生的國家重新開始。”
黃桂枝無奈地說:“那也不能離婚呀,可以讓小鐘先出國,他以后還有可能回來的。”
宋知南戳破她的幻想:“黃阿姨,出國的沒有幾個愿意回來的,與其吊著群英,倒不如痛快地離了。”
“可是,群英離婚后一個人帶著孩子怎么過呀?她在首都,我們在青陽,她身邊一個親戚朋友都沒有,要是有點什么事,我們只能干著急,一點忙也幫不上。”
宋知南考慮半晌,勸道:“黃阿姨,我是這么想的,其實就算是離婚,情況也沒有你想的那么壞。群英有正式的工作,而且收入不低。鐘家在首都有房子,我建議群英要房子。你跟李叔也退休了,干脆去首都幫著她帶孩子,正好也能與女兒團聚。至于女婿,以前你們也沒有女婿,現(xiàn)在沒了就沒了,還多了一個孫女,以后孩子就跟群英的姓,姓李,順李成章,你聽聽多好。至于別人的議論什么的,你放心吧,以后離婚的人會越來越多的,首都那邊更多,大家都習(xí)以為常了。只要你們自己不在意,根本就沒事兒。現(xiàn)在群英是最需要心理支撐的時候,你們一定要無條件地站在她這邊呀。”
黃桂枝那邊陷入了長久的沉默當(dāng)中。
她本來是想讓宋知南勸李群英不要離婚的,現(xiàn)在被她這么一說,她竟然覺得女兒離了婚也沒啥。這都叫什么事兒呀。
宋知南勸完黃阿姨后就回寢室睡覺了。寄生活費,等孩子再大點,我可以帶著孩子去探親,他們有空也會回國探視。如果我爸媽真的愿意過來幫我?guī)Ш⒆樱易詈蟮膿?dān)憂也沒了。”
聊完私事,李群英絲滑地轉(zhuǎn)移話題:“宋老師,你的這個長篇一定要投給我們家,我說服我們總編,開通了一個《燕京文藝》長篇專刊,為了你開專刊,你就說有沒有誠意吧?”
李群英說為宋知南開辟專號那是說好聽話,
更大的可能是雜志社嗅到了新時代的商機。
此時,整個龍國處在文化大饑渴當(dāng)中,
對精神食糧的需要十分旺盛。他們開設(shè)長篇專刊也是順應(yīng)時代潮流,當(dāng)然,這也方便了宋知南。
她的《唐廠長改革記》就發(fā)表在了《燕京文學(xué)》長篇專號上。李群英的女兒李成章也成了雜志社年紀(jì)最小的編外人員,人稱催稿小能手。
據(jù)說主編捶xiong頓足,悔不當(dāng)初,他為什么不給自己的女兒取個小名叫催稿呢。
宋知南的稿子順利刊登以后,李群英在寄樣刊時,順便寄了一張李成章的照片,并在信中寫道:“大家都說孩子集合了我們兩家人的優(yōu)點,我只能說這孩子在娘胎里就很努力,她長成這樣也是盡力了。”
宋知南一看照片,
不禁點頭贊同,
這孩子長得這么可愛,
確實是竭盡全力了。
《唐廠長改革記》正好趕上改革文學(xué)的風(fēng)潮,影響很大,
雜志連載結(jié)束后,
就有出版社上門要出單行本,首印10萬冊,書一上市,就被讀者一搶而光。
第二版再印15萬冊,依舊不愁賣。后面還有可能要印第三版。因為是改革文學(xué),不光是文化圈和普通讀者看,有些單位的工作人員組團來買,
就想從中得到點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