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通知書成批成批地送到紅星紡織廠,工人和領導們先是震驚最后是麻木。
記者們興奮了。
胡記者第一個打電話到宋知南的辦公室:“宋主任,你該不會忘了我這個老朋友吧?這么大的新聞,你都不通知我?”
宋知南笑道:“我不是覺得時機未到嗎?我數了數才考上幾十人,我覺得怎么著也得考上二百多人吧?”
胡記者咂舌:“你們一個紡織廠才多少人?你竟然覺得能考上二百多個?我的姐,你知不知道今年的競爭有多激烈?570萬考生,只錄取不到30萬人,錄取率47。何況咱們河東省還是人口大省,競爭尤其激烈。”
宋知南微笑:“老胡啊,不信你等著瞧。”
胡記者等不及了,他放下電話收拾東西就跑來采訪,必須搶先報道。
胡記者跑得快,其他記者跑得也快。
大家擠在紡織廠大門前,把宋知南的辦公室圍了個水泄不通。
大家爭先恐后地提問:
“宋主任,聽說你從去年年初就開始辦夜校了?”
“夜校我早就開始辦了,只是以前的權限比較低,自從當上女工委主任后,權限大了,能辦的事就更多了。”
“我們注意到,你們紡織廠考上大學的女工占大多數,你覺得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宋主任:“這說明,女同志更適合讀書,更適合考大學。她們的腦子天生就好,有耐力又有爆發力,前勁足,后勁更強,任何時候都強。我敢肯定,以后的女大學生一定會一年比一年多,要不了多久就能超過男生。”
人群中出現了短暫的安靜。
有人問道:“可是宋主任,我聽說的跟你說的不一樣。”
宋知南用十分篤定的語氣說:“你聽說的那些都是錯的,只有我是對的。紡織廠出了幾十名女大學生就足以證明我的話是對的。不信你們可以再等等,后面肯定還有更多女工考上。”
那個記者的杠癮上來了:“可是……”
宋知南強硬地打斷他:“你知道你為什么沒能當上大記者和主筆嗎?就是因為你的思想太因循守舊,太僵化了。天新地新思想更要新,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你知道胡為先胡記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