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里終于變得安靜。
林盼娣和彭金潤拘束不安坐在柔軟的沙發上,看著墻上那些照片,他們不覺緊張起來。
李月棠溫聲詢問了彭金潤家的情況。
得知彭金潤的兩個孩子都因為家境貧寒而沒有讀書時,她的眉頭微微皺起來。
“孩子怎么能不上學呢?再窮,也不能窮孩子啊。”
她看著林菀君問道:“君君,你怎么想的?”
林菀君顯然早有打算,她答道:“大姐一家現在全靠姐夫給人殺豬來糊口,所以我想給他們換份工作。”
“媽,這可能得您出面了。”
她說道:“我記得舅舅是工商聯的副主任,您能不能請他出面,把我姐夫安排進屠宰場,做個正式工?”
聽到這話,林盼娣和彭金潤同時瞪大了眼睛。
國營屠宰場可是不折不扣的鐵飯碗啊,是彭金潤想都不敢想的好工作。
他有個遠方親戚就在國營屠宰場上班,工資高不說,逢年過節還發福利,老職工還分房。
當初他不是沒央求親戚幫忙把他弄進廠里,可親戚用鄙夷不屑的眼神看著他。
“就你?你還是死了這份心吧,我給你講,能進屠宰場的,那可都是關系戶,你這輩子都別做夢了。”
李月棠也沒含糊,當即就撥通了哥哥李月海的電話。
說明來意后,李月棠本以為一向耿直的哥哥會拒絕,她也做好與哥哥死纏爛打的思想準備,誰知哥哥一口就答應了。
這反而讓她有點不適應。
“要是別人,我肯定不同意,可你說了,是君君的姐夫,那這忙,我無論如何都要幫。”
電話里,李月海唏噓道:“去年冬天,咱們家也遭遇了難關,要不是君君送的糧票和油票,說不定咱們兄妹都陰陽相隔了。”
當初臨下放前,林菀君不光給林盼娣留了糧票油票等救命的物資,也給李月海一家留了一份。
適逢李家遭遇變故,在最艱難的那幾個月,李家十幾口子人,全靠林菀君留下的東西撐著,這才度過了難關。
李月海不止一次提及這件事,李家上下也都拿林菀君當救命恩人。
“這樣,我一會兒寫個條子給你們送過去,明兒個一早,你讓君君的姐夫拿著條子去屠宰場找王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