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是劉建設,工農兵大學畢業,搞機械設計的。"
劉建設看起來二十七八歲,典型的知識分子形象。
"這位是張永康,七級車工,加工齒輪的行家。"
張永康是個四十多歲的師傅,手上滿是老繭,一看就是經驗豐富的老工人。
"最后這位是馬建軍,電工,專門負責設備維修。"
馬建軍年紀不大,但看起來很機靈的樣子。
"大家都認識一下,以后就是一個小組的了。"張斌坐下來,"現在我來布置一下任務。"
他從公文包里拿出一沓圖紙,在桌上攤開。
"這是我們要生產的齒輪圖紙。大家看看,有什么想法。"
鄭昊湊過去看了看,發現這些齒輪確實種類繁多。有大有小,有粗齒的有細齒的,模數也各不相同。
"這個小齒輪,模數才05,齒數卻有80個。"王師青指著圖紙說道,"這種齒輪我們以前很少做。"
"還有這個大齒輪,直徑300毫米,齒數120。"張永康搖搖頭,"我們現有的設備能加工這么大的齒輪嗎?"
"大齒輪倒不是問題,主要是小齒輪比較麻煩。"劉建設推推眼鏡,"模數小,齒數多,加工起來很費工夫。"
張斌點點頭:"大家說得都對。這批訂單的難度確實不小。但是上級既然交給我們,就說明相信我們的技術實力。"
"小鄭,你看看有什么想法?"張斌問道。
鄭昊仔細研究了一下圖紙,心里已經有了一些想法。這些零件雖然精度要求高,但以他的技術水平不成問題,但這種純粹屬于浪費時間。
"我覺得關鍵是設備的改進。"鄭昊說道,"現有的設備進行改造,能加快加工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