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紅項目基地的會議室里,15名通過實操考試的考生按照編號依次坐好,等待最后的綜合面試。
鄭昊坐在前排,心情平靜。經過前兩輪的考試,他對自己的實力很有信心。
面試官有五個人,坐在長桌對面。
居中的是項目技術總監陳工程師,左邊是兩位穿軍裝的領導,右邊是兩位技術專家。
"各位考生,恭喜你們走到了最后一關。"陳工程師開口道,"這次面試主要考查你們的綜合素質和對項目的理解。我們會逐一進行,請按編號依次進入。"
第一個考生是李向前,面試時間大約十分鐘。
出來時,他臉色還算輕松,看起來發揮得不錯。
接下來幾個考生陸續進去,有的緊張,有的自信,表情各不相同。
輪到鄭昊時,已經是上午十一點。
"025號,鄭昊,請進。"
鄭昊走進面試室,向五位面試官點頭致意。
"請坐。"陳工程師示意道,"首先自我介紹一下。"
"各位領導好,我叫鄭昊,來自紅星機械廠,四級技工,主要從事精密機械加工工作。"
"很好。"陳工程師點點頭,"前兩輪考試你的表現很出色,理論和實操都是第一名。說說你對東方紅項目的理解。"
鄭昊思考了一下:"東方紅項目是我國航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著國家在高精尖技術領域的探索。我認為這個項目不僅要實現技術突破,更要建立完整的技術體系,為后續發展奠定基礎。"
"技術體系?"左邊的軍裝領導感興趣地問,"具體說說你的看法。"
"我認為,我們不能只滿足于完成單個項目,而應該通過這個項目,建立起從材料、工藝、設備到質量控制的完整技術鏈條。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技術自主,不受制于人。"
面試官們相視一眼,對這個回答顯然比較滿意。
"很有見地。"陳工程師繼續問,"那你覺得我們目前在技術上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么?"
這個問題正中鄭昊下懷。
憑借前世的經驗,他對這個項目的技術難點了如指掌。
"我認為最大的挑戰是精度控制和材料工藝。"鄭昊認真地說,"特別是某些關鍵部件,需要達到微米級的精度,這對我們現有的設備和工藝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具體有什么建議嗎?"右邊的技術專家問道。
鄭昊深吸一口氣,決定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