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獨(dú)榮王。
經(jīng)過最初的慌亂后,認(rèn)命般垂下了頭。
“豎子休得信口雌黃!”
睿王反應(yīng)過來,對那刺客怒道。
“你道是本王將你二人安插入宮,按理你二人便該是本王的人才對,那如何又有靜妃控告本王逼迫她一事?!”
說著,他轉(zhuǎn)向元隆帝。
“父皇,這賊人所言自相矛盾,分明就是有人要栽贓陷害兒臣!請父皇明鑒!”
睿王妃這會兒終于緩過氣來了。
也膝行過來請父皇明鑒。
確實(shí)。
如果靜妃和這刺客是睿王的人。
那么睿王和睿王妃怎可能對靜妃做出逼迫之事呢?又怎可能在逼迫靜妃的同時還讓刺客行刺元隆帝呢?
說不通。
這事怎么都像是有人針對睿王做的一場局,且這人最有可能是信王。
畢竟兩人一直都在掐,兩個多月前信王還被睿王坑了,禁足期才滿沒多久。
但問題是,還牽扯到了榮王。
榮王從前的確和信王、睿王爭鋒相對。
但自打五年前榮王被前榮王妃毒害,壞了腿腳后,便算是徹底泯然于眾。
榮王近兩年在吏部任的也只是虛職,以彰顯圣上隆恩,以文墨榮養(yǎng)親王的恩典。
榮王沒有理由鬧這一出。
偏偏刺客指認(rèn)了他。
同時將他三人拉下來,誰會是最大受益者?
元隆帝看向了太子。
這個他曾經(jīng)最寵,最疼愛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