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不愛權(quán),也不愛財。他不會忠于皇室,他只會忠于百姓,忠于大明。此人雖然剛正到有些迂腐,但是只要是對百姓,對大明有好處的事情,他都愿意做。所以這個差事,由他跟你一起辦理,是最合適的。你以后也要多聽他的忠告,就算他惹怒了你,你也要三思而后行。思考他說的到底有沒有錯。再說了,一個吃了人家棗子,喝了人家八兩酒都上報的人,你還擔心什么呢?”
朱雄英嘆了口氣,然后點了點頭。
“確實,從這點可以看出,他很清廉正直。這就是做個好官的基礎。再加上他也很有能力,我相信他會是治世能臣,只不過是有些刺兒的能臣。”
“世間英雄如過江之鯽。但凡有本事的人,必有傲骨。你想想當年的中山王和開平王,還有后來的定安王藍玉。他們哪個人沒有傲骨。但是遇到了你爺爺,還有你爹。所以就變?yōu)榱俗畹昧Φ奈鋵ⅰI頌榫跽撸幢匚捻w武略就要遠勝于屬下。漢高祖劉邦不就是個例子么,他說自己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不如張良,后勤保障還有治理政事不如蕭何。帶兵征戰(zhàn)取勝不如韓信。但是他深通馭人之術(shù)啊!你可以不如你的屬下,但你一定要會識人,會駕馭別人,然后還有帝王的氣度,為百姓謀福祉的決心,以及自己吞吐日月的遠大抱負。這樣才能治理好國家。”
朱雄英把朱標的每一個字都記在了心里。
“父皇,兒臣明白了,兒臣必定將父皇的教誨,牢記心中!”
“行了行了,一整天的都在說大道理,太沒意思了。朕要找你母后他們,一起出宮去轉(zhuǎn)轉(zhuǎn)了。接下來的日子就由你監(jiān)國了。有事沒事都別來煩朕,跟大臣們商量商量。如果真處理不了,就先放一放,等咱回來再說。”
“父皇,您這樣會不會太絕情了……”
朱標來到他的面前,滿臉笑容地拍著他的肩膀。
“我的兒子啊!正是因為你爹對你充滿了信任,才會把這么重的擔子交給你。別忘了,你可是我朱標的兒子,是太祖朱元璋的孫子,你要對自己有信心。正所謂雛鷹不經(jīng)過風雨,怎能學會翱翔?你不可能一直生活在我的庇護之下。這是你第一次監(jiān)國,第一次親自處理朝政,就放心去做吧,有你爹給你兜底呢!”
朱標的糖衣炮彈發(fā)揮了作用,朱雄英緊握著拳頭,信心滿滿地說道。
“父皇,既然你對兒臣有這么大的信心,那兒臣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您和母后盡管去游歷吧!剩下的事情,就交給兒臣了!”
“好兒子!不愧是朕的兒子,有你爹當年的風范。然后還有一件事,你記得辦一下。朕一會朕給你一道圣旨,賜于謙北平城里的一座宅子,你到時候替朕宣布一下!”
朱雄英撓了撓頭。
“父皇,您還真是偏愛這個于謙啊!您之前歷練他我可以理解,提拔他我也能接受,但是他才剛剛到北平,您就賞他一座宅子,未免有些太過偏心了吧?”
“偏心就偏心吧!朕就是要告訴大明的所有官員,只要一心為國為民,清廉正直。那就會得到應該得到的東西。倘若我大明的官員們,都能以于謙為榜樣,大明何愁不富強,百姓何愁不富足啊!朕還要把于謙樹成典型,樹立起一個榜樣。以后,只要是有功績的基層官員,都可以得到提拔,重用。朝廷需要新鮮血液,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你以后也要關(guān)注基層的官員們,因為他們是離百姓最近的人。他們是朝廷和百姓之間的紐帶,可以稱得上是朝廷的代表了。更何況……”
朱標欲言又止,朱雄英便問道。
“父皇,更何況什么?”
“不,沒什么。”
其實朱標心里想的是:更何況上一世的于謙,過得太苦了。甚至連住處,都只能勉強遮風擋雨。這一世,就讓他過得好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