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太好嘍!”
小丫頭開心地拍手。
蘇雅欣溫柔地說:“那我們在外面等你。”
他們走后,顧時序掀開了被子。
我面無表情地看著天花板,反正被丟下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我的內心也越來越沒有波瀾。
顧時序語氣透著少有的歉意,道:“你好好休息,我參加完朵朵幼兒園的親子活動就回來。”
“嗯。”
我平靜地應了聲,聽著浴室的水聲,聽著他窸窸窣窣的穿衣聲,還有最后的關門聲。
他走后沒多久,我手機響了,是孟云初打來的。
“葉昭昭,你到底怎么樣了?昨天你請假說的不清不楚的,腳傷得多嚴重?耽誤上班嗎?”
她一連串的問題,歸根結底就是怕我做不完工作。
畢竟,昨天去顧氏集團采訪的素材,只有我這里有。而且,這件事隨時都在進展,新聞時效性很重要。
我說了自己做手術的事,然后道:“工作我會按時完成,中午之前,稿子就能發你郵箱。”
跟孟云初通完話,我用手機自帶的軟件開始寫關于顧氏集團旗下民工自殺事件的新聞稿。
經過顧時序兩天的努力,顧氏公關和水軍已經將輿論完全逆轉了。
基本上所有人都忘記了那個因為半年沒拿到工資而絕望自殺的民工,大多數人都在為顧氏集團敢作敢當的精神稱贊。
畢竟,顧時序補償給每個工人的是兩倍的工資。
再加上蘇雅欣親自去工地慰問。
這種種表現,都讓人覺得,顧氏集團足以重視底層的工人。
甚至還有人帶節奏,說那位自殺的民工是心理素質差,為人沖動偏激,死了也是活該!
要是能像其他人一樣好好活著,現在不是也能拿到顧氏集團的賠償了?
我的稿子提醒了大家,如果沒有這位民工的自殺,這件事就不會鬧到公眾面前,更不會引起顧氏高層的重視。雖然活著的人領到了屬于他們的工資,但無論多少錢,也買不到那個年僅四十歲鮮活的生命。
編輯完初稿,我發給了孟云初。
十分鐘后,孟云初就給我回:“沒有需要修改的,我現在就安排發稿。”
很快,我這篇新聞就登上了熱搜。
輿論再次被逆轉:
“這篇新聞寫得好!好歹是條人命,顧氏集團提都不提。總裁帶著個明星跑去作秀,這就算給公眾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