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官驛在戰時,是傳遞情報最重要的中轉站與補給站。
而在尋常時節,除了接待趕路的官方人員之外,同時也接待過路的商隊與百姓。
眾人在新安驛歇息了一夜,這一夜很平靜,什么都沒有發生。
次日一早,隊伍便再次踏上征途。
按照每日行路六十里的速度,不過第五日,一條自北方奔涌而下的大河,與西來的淙淙渭水交匯之地便映入眾人眼簾。
而在大河與渭水交匯之處,更有一座雄關矗立。
潼關,到了!
李琚縱馬駐足,望著眼前這座由內而外透露著古樸與厚重,關墻之上,更是布滿了刀劈斧鑿的歲月痕跡的關外,不禁喟然暗嘆口氣。
潼關,乃關中東大門,與北面的蕭關,南面的武關,西面的大散關,合成四關。
而關中的稱謂,也正是由此四關而來。
只不過,相比其他三關,潼關在有唐一朝,還獨獨有一個生死關的稱謂。
所謂生死關,即唐此次關興,亦以此關衰。
大業十四年,太宗皇帝李世民率兵攻下潼關,由此拉開大唐一百四十年盛世的序幕。
此為興。
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高仙芝與封常清為邊令誠冤殺于潼關城頭。
天寶十五年,哥舒翰被楊國忠所逼,匆忙率二十萬大軍東出潼關,最終兵敗被俘身死。
大唐也因最后的二十萬精銳敗亡,陷入了長達一百四十年的屈辱。
此為衰!
煌煌大唐,曾留下了“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煌煌之詩。
最終卻落得個國都六陷,天子九逃,半壁江山被打成一片廢墟,還需獻城于回紇蠻人,方能徹底平定叛亂的結局。
如此下場,可謂慘烈,但更可謂恥辱!
“簡直是,奇恥大辱!!!”
李琚勒馬,萬般思量過后,再按捺不住,指著潼關破口大罵,胸腔不斷起伏。